第二百八十八章 压迫感

    第二百八十八章 压迫感 (第2/3页)

钱来花。

    而东非虽然说算不上发达,但是工农业齐全,体量大,规模大,按照市场需求进行集约化生产,加上军队保驾护航,所以能参与世界贸易。

    相比较之下,东非就不是奥兰治自由邦乃至整个开普敦殖民地能比的,开普敦殖民地唯一能拿出手的也只有金刚石,和规模一般的农牧业。

    作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开普敦殖民地的农牧业没有什么值得吹道的地方,因为英国殖民地太多,如果德兰士瓦还在,那自然不一样,光靠黄金就能起飞,但是现在德兰士瓦是东非领土,而且东非不开发,使得大面积土地荒废,经济价值进一步下降。

    没有黄金和矿产资源背书,也就没有太大利用价值,德兰士瓦复国组织,就只能靠着反东非的一腔热血来讨好英国人,因为德兰士瓦人除了仇恨一无所有。

    当然,英国人不这么看,德兰士瓦共和国留下最宝贵的是什么?在不知道黄金存在的前提下,自然是德兰士瓦的人口,在非洲人口绝对是宝贵资源,就像法国人为了殖民地开发,经常到内陆抓捕或者和部落购买黑人。

    东非是饱汉不知饿汉饥,靠着世界两大人口外溢区吃的盆满钵满,勉强三分饱,但是对比之下非洲其他殖民地那就是肚子都饿瘪了。

    当然,这和东非移民理念有关,这个时代,除了东非和阿根廷,黑奴绝对是最受欢迎的移民群体,而世界人口最多的印度和远东帝国移民数量和黑奴贸易相比,数量就很不够看。

    在英国的殖民地,其实也比较排外,像澳大利亚,加拿大这种稍微控制力度强的区域黑人就很少,当然这也和两地开发时间晚有关,没有赶上黑奴贸易兴旺的年代,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开发几乎是和东非同时发力的,而东非成立时,黑奴贸易几乎停摆了,只不过东非又给黑奴贸易延续了生命。

    开普敦殖民地虽然也在非洲,但是黑人却并不多,要不然也不会形成布尔人和其他白人几乎百十万的规模。

    英国历来有收留各国分裂和独立势力以及叛党的传统,所以作为东非的敌人,英国自然对德兰士瓦人比较上心。

    德兰士瓦人虽然在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