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工作报告

    第三百零四章 工作报告 (第2/3页)

“全国耕地有效充分灌溉面积提升到三千五百万公顷,主要集中在大湖区,沿海平原产区,内陆高原产区,以及马塔贝莱省部分地区。”

    有效和充分是重点,如果祛除这两个限定词,那东非的已开发耕地规模要翻倍,不过剩下的那些耕地,其中很多可能因为水利设施不完善,还过着靠天吃饭的模式。

    东非大规模开发,对于缺课几千年的非洲大陆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样是农业大国的美国,能有今天的农业成就,花了数百年时间,而东非不可能十几年时间就走完其他国家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走完的路。

    “去年全国灌区粮食单季亩产比十年前提升了大约三十一斤,即两百四十七斤左右,水利设施建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粮食增产肯定和东非的水利工程建设有关,但不是唯一因素,包括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农业工具性能的提升,以及东非克服各种挫折后拨乱反正的结果等。

    毕竟东非对于东非人来说是一块完全陌生的土地,这片土地的气候,土壤和降水,同欧亚大陆完全不同。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东非各地雨季来临的时间规律,大小,次数等等,都需要东非政府,农业专家,气象专家,农民等各方摸索。

    早期东非时常可能发生,判断错误雨季来临时间,或者规模而导致的减产和绝收,而东非人花了十几年时间才比较清晰的摸清其中的规律和变化。

    而水利建设是东非农业发展的稳定器,也是催化剂,减少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对提高东非粮食稳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粮食作物外,经济作物种植区域也受益匪浅,去年新增经济作物区域一百三十万公顷,全国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两千三百多万公顷,而随着水利设施建设推进,未来更多的地方也可以变成良田,尤其是北方和内陆高原产区。”

    “而且随着水利设施完善,一些往年只能种植一季或者两季的土地,可以多种植一季,所以东非近年来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不大,也能跟上人口增长速度。”

    “而截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