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劳务合作

    第三百二十一章 劳务合作 (第2/3页)

   而特来尔的话确实也很有吸引力,这就关系到“侨汇”这个词汇,实际上有很多国家都通过“侨汇”来获得收入。

    就比如中世纪德意志历史上的各邦国和贵族的雇佣兵,其实也算是类似“侨汇”的一种形式,替外国君主卖命,然后获得收入。

    像前世的埃及,巴基斯坦,印度,泰国等很多国家,“侨汇”都是重要的经济来源,尤其是埃及,“侨汇”甚至是一种支柱产业,毕竟埃及一亿多人口,土地就尼罗河两岸那么一点,不出去寻找门路,那真会饿死。

    现在的日本也是很依赖“侨汇”来积累国家发展的资金,至于欧洲就更频繁了,在奥匈帝国境内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奥匈帝国境内国家和地区发展是不平衡的,所以大量匈牙利人,塞尔维亚人和波兰人进入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如果他们后来选择回到家乡,那这些工资也应该属于“侨汇”,毕竟奥匈帝国内部的国家,尤其是奥地利和匈牙利,完全可以看做两个国家,其他地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也很强。

    “特来尔先生,你的想法很好,不过这不是我一个小小地方官员能决定的,要知道我们东非对人口的管理相当严格,流动性和欧洲国家相比都不算强,所以即便我认同,也无能为力,不过我会把你的建议,向上面反馈的。”克拉尼斯如此说道。

    至于东非人口流动性差,那就要看怎么分析了,东非民众的户籍制度,把很多人定死在了原地,没有政府许可,确实流动性很差,但是东非政府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却也不少,这方面对东非内陆的开发效果同样显著,与之相反的例子就是美国开发西部,政府几乎不干预,全靠民间自行发挥力量。

    特拉尔问道:“那市长先生,你觉得可能性高么?”

    克拉尼斯当然不知道,毕竟他上面还有省政府,能不能过省政府那一关都还不确定,所以说道:“这就看上级政府怎么想了,不过你们可以到达累斯萨拉姆市去试一试,毕竟你们奥地利商人的身份可比我这个小市长好使的多,也很容易引起中央政府的重视。”

    克拉尼斯给出的这个解决方案,特来尔还是感觉很满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