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利益交换

    第三百三十九章 利益交换 (第2/3页)

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农业,工业是没有德国和英法强大的,不过我们东非现在忙着搞基础设施建设,伯父伱也知道,非洲那片土地在之前从来没有被开发过,所有东西都要我们东非自己建设,我们今年和罗马尼亚打算修建一条铁路,直达非洲腹地的乍得地区,这条铁路倒是有很多技术性难题,如果奥匈帝国参与进来,我们可以多让渡一些利益。”

    北方铁路中西段的难度,丝毫不逊色于西伯利亚铁路,如果单靠东非自己来搞,大力出奇迹,确实也可以办成,但是很不划算。

    这方面,让奥匈帝国参与进来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毕竟奥匈帝国境内的地形相当复杂,在修建山区铁路这个层次,是欧洲经验最丰富的。

    虽然修建铁路的主力是黑人,但是黑人的命也是命不是!所以有奥匈帝国参与减少一些人命损失,对东非来说没有坏处,还能加快工程进度,北方铁路早一日通车,那就能早一日构建东非北方人口隔离带。

    “奥匈帝国的石油产量也是欧洲第一,这一点我们东非可以多进口一些。”恩斯特说道。

    奥匈帝国现在还有前世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所以石油资源比较丰富,产量在欧洲排在第一位。

    而东非要推动内燃机产业和汽车产业发展,石油资源必不可少,所以只能走进口的路子。

    至于东非本土的石油,恩斯特虽然知道大概区位,但是当前时代的技术和理论,未必能支撑内陆石油勘探,而且资源勘探也是一个相当费力的活。

    地质人员经常要风餐露宿,入山探洞,在外面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所以非常耗时耗力,而且这个时代对元素和矿产的认知也很简陋,技术也落后,所以找矿是相当有难度的技术活。

    而东非国内矿产勘探的好处就在于黑人几乎没有对这片土地怎么开发,很多矿产可能就在地面上,这要是放在欧亚大陆早就被前人消耗殆尽了。

    而这几年东非交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采矿业的发展进步,地质勘查人员不仅可以深入更多的地区,机械设备也能借助铁路公路进入开发,最后再通过铁路被运送出来,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