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龙骑兵

    第十七章 龙骑兵 (第2/3页)

动步兵,两者有根本性区别。

    在此之前东非骑兵师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对付处于冷兵器时代的土著,现在东非的敌人已经从冷兵器变成了热武器的现代化军队,所以东非军方也要做出调整。

    两者武器装备也有很大差别,最明显的就是东非龙骑兵配有工兵铲,当他们突进到某战略地点并转入防御的时候,则可以使用工兵铲构筑防御工事。

    鹤嘴锄则是欧洲龙骑兵的传统工具,源自古罗马时代,在比较重视传统的欧洲仍然是主流。

    而工兵铲被重视起来还是在1869年,丹麦人马德斯·利纳曼发明了一款兵工铲,然后在沙俄军队里大规模使用。

    受前世影响,东非工兵铲设计是相当“大胆”的,根据军队需求,进行了各种“改良”,以适应不同部队的需求。

    全新的战场环境,要求每个士兵必须随身携带掘壕工具,只有如此,他们才能迅速构建掩体保全性命。只是,这种新的作战方式仍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在那些传统悠久的军队中,对构建壕沟的抵制尤其强烈。

    而东非国防军就没有这种“保守”的观念,作为由“底层”组建的新军队,同时积极吸收普鲁士陆军的务实性,所以东非在武器装备上也讲究实用性和便捷性。

    赫尔曼:“将军放心,我们一定配合好你们的工作,只不过我们也只能提供训练场地,相关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尤其是一次性提供两个师的生活和训练设施,这就十分为难我们了。”

    “这一点你们不用担心,我们有的是人手来自己解决这些事,只不过需要马场的人配合指导,要不然把这里搞得乱七八糟,你们也不好交代。”马尔斯少将说道。

    马尔斯少将带着八千多人的新兵,他们是充当劳动力的主力军,还有两千老兵,是从123师,近卫师抽调的,他们将成为两个新骑兵师的骨架,带领这些新兵迅速成长。

    在涅里军马场和涅里市政府的配合下,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基本解决了居住问题,因为涅里市北部就是林区,所以方便就地取材,同时通过北方铁路,可以补齐其他欠缺的物资装备。

    对这些新兵的“驯化”也就此展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