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东非气象局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东非气象局 (第2/3页)

刚果盆地为中心是整个非洲大陆降水最充沛的地方,三月到七月份雨季向北部转移,八月之后向南部转移。

    其中南非是受雨带影响减弱的地方,大湖区附近常年多雨,东部平原地带(包括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降水也非常丰富。

    中部(赞比亚,刚果南部高原),西部安哥拉以及尼罗河盆地(南苏丹)季节变化尤为明显,降水类似远东帝国季风气候区变化。

    其余地区降水量偏少,典型就是马塔贝莱省(津巴布韦),但是这里却非常适合农业发展,可以类比华北平原地区。

    整体来说,东非的降水量不如远东帝国,但是分布更加均匀,呈现中间多,南北少的对称分布特点。

    而温度方面,东非更加均衡,主要受到地形影响,高海拔区域往往是小麦种植区,而低海拔地区更偏爱水稻种植,当然,如果在降水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更适合种植小米等耐旱作物。

    总而言之,东非作为世界上面积仅次英俄的大国,也是非常适合农业发展的地区之一。

    而如此优渥的自然条件下,非洲文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非洲游牧文明和狩猎采集文明对农耕文明具有天然优势。

    像东非消灭的非洲“强”国,恩德贝莱王国,祖鲁王国,布尔共和国等等都是典型的游牧文明。

    只有大湖区发展出了相对“发达”的农耕文明,但是大湖区,北部(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原东非沿海(包括桑给巴尔苏丹国,索马里诸国)都受到阿拉伯文明的熏陶。

    阿拉伯文明早期也是典型的游牧文明,后期转向“商业”文明,所以即便是东非消灭的“农耕”文明国家,其实也只是半农耕,半游牧的伪农耕文明。

    如果他们不实行这种伪农耕文明,根本无法应对游牧文明和原始狩猎采集文明的攻击。

    游牧文明和狩猎采集文明的副产品是很容易产生“战士”,而农业文明必须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爆兵”模式,从而实现对游牧文明的对抗。

    非洲大陆上草原辽阔,地形平坦,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尤其适合游牧和狩猎两种模式发展。

    而农耕文明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