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裁军

    第一百三十八章 裁军 (第2/3页)

    只不过这次更新以后,东非海军从奥匈帝国一家独大,变成了英,奥,德三家分庭抗礼,东非海军会充分从三家海军军舰的实战效果中对比优劣,然后反馈给巴加莫约等造船厂。

    现在也就缺法国军舰作为参考,至于沙俄和美国则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沙俄和美国在技术上都不是太强和东非处在同一水平,沙俄是工业水平太差,海军投入低,而美国则是对军事发展不上心,虽然八十年代美国海军也得到极大发展,但是再此前美国海军可以说是“瘫痪式”发展,自从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基本在军事上没有什么投入,而八十年代海军发展还是因为目前国际环境所致。

    毕竟八十年代欧洲对外扩张活动过于频繁和激烈,世界上其他区域和国家就没有一个心里不犯怵的,但凡长着眼睛的国家都在扩充军备。

    至于不长眼的国家和地区,未来下场和西非一样,列强们拿着餐刀就把地方瓜分掉了,连渣子都不剩。

    ……

    第一镇市。

    每次大战结束,恩斯特都要开始裁军,这几乎成为了规矩,而在1890年,东非国防军依旧如此。

    恩斯特:“未来十年时间内,海军规模维持不变,主要任务就是把现在的主力军舰慢慢替换掉,按照建造时间和其他参数,安排退役,维持当前海军规模足以保证我国的海域安全。”

    “当然,考虑到目前我国新获得的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殖民地,从而获得更多海岸线和港口的原因,海军的防务压力反而更大,在这一点上,我的意见是多发展中小型和多用途舰艇,补齐东非海军在这方面的短板。”

    东非海军在中小型军舰和多用途舰艇上发展一直是比较落后的,像鱼雷艇,补给舰,运兵船等等。

    所以这次裁军对海军的安排实际上反而不增反降,并没有达到“裁军”的目的,反而对海军实现了一定的加强。

    当然,这也是应该的,毕竟东非现在是真正意义上的两洋国家,甚至三洋国家,海军根本就减不动,就算增加预算都不为过。

    不过维持海军整体规模的情况下,东非海军依旧处于世界前十水准,所以也不用过于扩张,这样也符合目前东非的经济发展水准。

    像日本那样不计成本的投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