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交通状况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交通状况 (第2/3页)

交通部也要积极和铁路部门合作,尤其是公路建设,铁路不可能通达到每一个地方,铁路是大动脉,公路同样是如此,甚至公路的作用更重要,他还起到毛细血管的作用,能够把城市,乡村,铁路枢纽等等串联在一起。”

    而今东非正在大力推动公路的升级,尤其是一些重要城市内区域,已经铺设沥青路。

    18世纪末,工业革命期间,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这也是“马路”的由来。

    至于沥青路发展时间较短,在19世纪50年代前后,法国首先将岩沥青用于道路路面,1854年在巴黎修建了接近现在的薄层沥青路面,可称为热铺沥青路面的开始。

    东非有沥青路面的公路非常少,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城市有建设,毕竟世界天然沥青的分布是极其不均匀,而东非在这方面自然禀赋很差,当然,作为一个大国肯定不是完全没有,就恩斯特自己所知刚果的沥青砂资源不少,也就是刚果出海口位置,基本和东非油气资源分布重叠。

    不过这都是矿业部门的工作,恩斯特也只是知道大概区域,开发也是未来的事,而且以现在的工业水平,全世界还主要以天然沥青为主,所以东非也需要从欧洲进口。

    而且沥青这种东西,价格也不会高到哪去,即便比水泥路体验更好,但是水泥路也有其优点,而任何东西有了平替品,价格也就不好涨太高。

    刘益德维尔说道:“截止到去年我们仅在黑森省就完成了两万公里的路面硬化工程,极大改善了黑森省的交通状况,其他地区虽然推进速度相对较慢,但是和以前相比也是极大的进步。”

    黑森省是最早推进路面硬化的省份,因为当地路况在东非属于下游水平,东非在这方面都是集中优化多雨地区的道路状况,就比如黑森省和大湖区的省份。

    这也好理解,两地的经济状况在东非并不全差,可以排在中上游水平,加之需求也比较强烈,所以推进速度快。

    而中东部其他地区的道路,因为地处草原或者高原区域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