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国使团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国使团 (第2/3页)

一大,但是也让卡普利维啧啧称赞。

    “就算是在德国,达累斯萨拉姆市也能排进前十,很难想象这是一座非洲城市。”

    思维特说道:“我们东非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也算人口大国,在人口和资源的积累下,发展一座相对发达城市并不算难事,而且达累斯萨拉姆并非东非内陆,这里在以前就是桑给巴尔苏丹国的政治中心,并非没有经济基础,当时达累斯萨拉姆市就是西印度洋沿岸的重要商业中心之一。”

    “呵呵,思维特阁下,你们过于谦虚了一些,如果没有东非存在,任凭当时的桑给巴尔人是无法营造出一座世界性大城市的,而且你们不仅有达累斯萨拉姆还有蒙巴萨,新汉堡港等等城市,东非的发展有目共睹。”卡普利维说道。

    嘴上对东非大为赞赏,实际上卡普利维心里直呼可惜,这么好的土地往前德国竟然没有重视,便宜黑兴根王室了。

    同时,一股对俾斯麦的不满也涌上心头,如果俾斯麦哪怕多分一点精力在殖民地事业上,也就没东非什么事了。

    作为威廉二世一手提拔的德国新首相,卡普利维和俾斯麦的政治意见不说完全相反,也是风牛马不相及。

    和俾斯麦时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大陆政策”不同,卡普里维倡导“新路线”,也就是将帝国的外交视野放宽到世界舞台,要从一个大陆强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强国,抢占海外殖民地,拓展德意志的殖民帝国。

    而在卡普利维看来,当初只需要稍微努力一点,东非广阔的国土和市场就能为我所用,而不至于像现在只能和东非坐在一起谈合作。

    当然,卡普利维也只是想一想,现在木已成舟,德国已经失去了最佳插手干预的时机,恐怕本国和东非的联系还没奥匈帝国深。

    不过转念一想,东非的存在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对本国而言如此。因为如果没有东非,恐怕这片广大区域也会被英法两国瓜分掉,反而东非存在让德国可以分一杯羹。

    而且作为一个非传统殖民国家,现在德国的胃口并不大,还没有习惯在海外耀武扬威,当然,想到东非撒野也不可能,毕竟现在德国发展速度虽然欧洲第一,但是在实力层面依旧比不过英法两国。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