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

    第一百六十章 《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 (第2/3页)

麦隆是如今德国在海外最大的一块领土。

    而且喀麦隆往东就是锡格马林根王室领地以及东非,这就使得喀麦隆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明眼人都知道如果能打通三国之间的联络通道,对于德国开发喀麦隆有着巨大的好处,毕竟德国的出海口主要在大西洋,而喀麦隆在南大西洋海域,是德国能最快达到东非的区域,唯一可惜的一点在于东非的经济主体在中东部地区。

    不过即便是这样,东非在喀麦隆周边的实力也不是德国能相比的,东非的北方铁路直达西部城市班吉距离喀麦隆沿海只有一千多公里距离。

    实际上除开班吉这个东阿赞德省省会外,东非还控制着沙里河(注入乍得湖的主要河流)以及阿达马瓦山东部(沙里河和乌班吉河支流的分水岭)部分区域,所以在地理上东非其实已经和德国接壤。

    只不过德国对喀麦隆的开发进度过于缓慢,就比如交通问题,无法有效连接东非和锡格马林根王室领地,所以德国想要开发喀麦隆和东非以及锡格马林根的合作必不可少,能够极大加速这一进程,相对于两国,德国在非洲的主体人口太少。

    当然,德国自然也想过从远东帝国引入人口从而达到开发喀麦隆的情况,但是德国毕竟不是锡格马林根,锡格马林根对于乍得地区的开发,实际上完全复制了东非模式,以东非为蓝本。

    反过来说,实际上东非对锡格马林根王室领地的扶持,是有捆绑条件的。

    而德国显然很难接受这些条件,就比如引入华人移民,在德国看来完全不如直接到内陆抓捕黑人土著,再对喀麦隆进行开发,毕竟即便是华人移民也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

    而且德国对喀麦隆的殖民活动,本身就是通过对当地黑人势力的扶持实现的,这一点和东非以及锡格马林根大为不同。

    东非和锡格马林根那是霸王硬上弓,每一寸土地都是打下来的,当然,锡格马林根王室领地比较特殊,所以当时请了东非国防军作为代打。

    再者三国对非洲的定位完全不同,东非是把非洲土地作为国土看待,而锡格马林根王室领地不遑多让,毕竟利奥波德没了西班牙王位继承,能在非洲获得一片基业也算不错,而德国对喀麦隆的定位就是殖民地,开发大于掠夺,只不过现在掠夺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收益不及投入。

    黑人用来挖挖矿,搞搞种植园自然没有大问题,但是想要进一步开发非洲光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