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移民

    第一百六十七章 移民 (第1/3页)

    1892年6月12日。

    远东帝国,胶州。

    随着时间的推移,胶州也比以前更加繁荣,作为东非,德国和奥匈帝国在远东帝国最主要的通商口岸,胶州发展丝毫不比南方的几个沿海通商口岸差。

    胶州常住人口突破四十万,在北方各大城市中已经排在前列,成为北方对外的经济窗口。

    胶州地区已经非常发达和繁荣,在产业上更是冠绝北方,大多数为东,德,奥三国投资工业,也有其他国家商人在此处汇聚,当然,也包括某狼子野心的国家的特务在胶州活动,可以说对繁华的胶州已经垂涎三尺。

    当然,胶州地区德意志人势力比较强大,毕竟背后有三个列强作为背景,就算英法等国家也不能在这里随心所欲,所以某太平洋小岛国的狼子野心也只能收敛起来。

    在非洲某大国放出一批移民名额之后,得到了积极响应,在告示贴出的不到一个小时,东非驻胶州领事馆门前就排起了长龙。

    和曾经不同,以前东非为了移民是不择手段,连哄带骗,而现在东非本身就可以吸引不少人心甘情愿的到东非发展。

    “那时的移民环境与今日可是大不相同啊!就说那前往东非的船只吧,其内部空间狭小,巴掌大的地方,挤满了人,也就比早些年的贩奴船强一点。”

    王德峰站在队伍中,想起当年的移民非洲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分,昔年自己才十四岁出头,为了获得一张船票还虚报了年龄,最后前往了东非,这是自己最正确的决定。

    王德峰的东非名字是戴夫·王,不过现在在远东帝国自然使用自己的本名,这次来远东帝国就是希望带家人到东非过好日子的。

    而今东非放开了一批回乡探亲的名额,他也就趁着这个档口回到远东帝国这個生他养他的故土。

    如今,他带着全家人,主要是他弟弟一家,踏上回国的船只。

    旁边的小侄子的好奇地问:“大伯,听您这么说,以前的去东非的条件很艰苦?”

    王德峰笑了笑,然后回忆道:“可不是嘛,那时候大家都是为了生存,不得已才到东非发展,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