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撤退机枪

    第248章 撤退机枪 (第2/3页)

最隐蔽的一条路线,那就是分散突围。

    是的,缅军要把暗影兵团送走,但这个“送走”,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并非实实在在地去送。

    所以,暗影兵团这些人,还是有可能以1到两人一组的散兵队列分散撤离的。

    但是,他们可以分散撤出景栋,却不能一路分散撤出缅甸,因为他们不是缅甸当地人,哪怕对地形再熟悉,不能统一行动的话,时间一拉长,暴露的危险也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陈沉判断,他们必然需要设置集合点,而这个集合点的距离,也必然不可能距离景栋太远。

    那就好办了。

    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还都只能在图上作业,你能想到的集结点,我就想不到吗?

    陈沉在景栋周围按照双方布防情况、周边交通情况、地形、水文各种因素,画出了大大小小50个可能的集结点,然后让何邦雄分出了50个民兵,就部署在这些集结点守株待兔。

    他不指望这些人能挡住暗影兵团,甚至一秒钟都不需要。

    因为,只要他们看到了暗影兵团集结的踪迹,东风兵团的米-171Sh,就会在20分钟之内,从孟宾扑到他们的头顶上。

    20分钟,他们在丛林里能走出多远?

    不是人人都是林河,最多也就三四百米罢了。

    到时候万一真跟丢了,大不了就是执行李帮那套方案,挂点汽油桶往下丢

    一切安排就绪,趁着景栋局势进一步收缩恶化的机会,陈沉抓紧时间,开始对东风兵团成员进行索降特训。

    因为这次是真的要打空突了。

    他没有再专门挑核心组来训练,反而一开始就淘汰掉了核心组的好几个人。

    白狗,有轻度的恐高症,影响不大,但短期内很难纠正,直接淘汰。

    石大凯,跟杨树并列的,队伍里最稳定的狙击手之一,他干脆就不要下飞机。

    林河,技术水平基本达标,但战场经验不足,那种“怕子弹”的心理还没有完全克服,实在是打不了索降。

    一轮选下来,东风兵团挑出来包括陈沉在内的6个人进入真正的索降训练环节,而在开始训练之后,又有一个人因为体型过大被淘汰。

    因为按照陈沉的想定,极端情况下他们是要像巴西那帮人一样玩丛林间索降的,瘦一点、灵活一点更好操作。

    人选定下来之后,5人索降小队进入了近乎无休止的训练,训练的强度大到陈沉做梦都是直升机突突突的声音。

    按照标准的索降训练指导书,其实一支队伍至少是要经过三个月以上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索降的,但陈沉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他在一开始就应用的是北边某消防队的、被列为教案的经典思路。

    先练建筑物索降,然后条件成熟了直接上直升机。

    二者高度相似到连米-171这架直升机都一模一样,从训练的成果来看,这个思路之所以能上教案,那也是真的有原因的.

    训练的最后一天,当陈沉带队从米-171sh上迅速滑下时,东风兵团的所有成员都被他们顺畅的动作惊呆了。

    这让陈沉也有些自得-——嘿,谁说人是练不出来的?

    这不是练出来了?

    我又不要求做到顶尖,高强度高激励环境,练个平均水平都练不出来?

    看着站在地上唉声叹气的白狗,陈沉也不由得好笑。

    他交叉手臂示意直升机降落,随后转向白狗问道:

    “怎么,伱也想试试?”

    白狗愣了一愣,最终还是摇头。

    “算了,以后有的是机会练,这次是打仗,我就不去拖后腿了。”

    “不过索降是真的帅啊,这就是我-——包括很多人眼中‘特种作战’最有代表性的画面之一了.”

    “那肯定帅。”

    陈沉微微点头,继续说道:

    “所有能真正形成战斗力的战术都是很帅的,其实不需要那么浮夸,如果有一天,我们能有机会从高处去俯瞰一场真正的轻步兵巅峰对决,你会发现,那种战术所带来的冲击力,远比直升机索降要强得多。”

    “每一个火力点的布置,每一次交替掩护,每一次穿插、机动,它有时候,会精密得像一台工程机械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