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年级·大学季

    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年级·大学季 (第1/3页)

    经过讨厌的5分钟广告后,《一年级·大学季》节目继续。

    “这不行啊你们。”

    张元君的一句话把全场的气氛带进了冰点,还没开始上课,只是和学生简单地见了个面就说不行。

    张元君接着说:“接到节目组邀请很突然,昨天晚上跟导演组谈好后我挺期待跟大家见面,我想我会面对一群什么样的学生,今天到这儿一看,发现少了点东西。你们这群学生里怎么没胖子啊?”

    “啊??”所有学生都不解,胖子怎么能进戏剧学院学表演?!

    但是坐在一旁的四位老师却明白张元君的意思。

    张元君说:“那比如说我要排《茶馆》,黄胖子我找谁演呢?我要排《西游记》,猪八戒我找谁演呢?”

    张元君上来就拿节目组开炮:“建议你们把各类型演员都找齐,生旦净末丑,高矮胖瘦,都要有,这样排出来的戏才好看。”

    谁也没想到张老师的下马威是冲着节目组去的。

    “不过也没关系,该怎么上课我们还是怎么上。现在你们学到哪儿了?排小品了吗?”

    童大为说:“上礼拜才开班,还在基训。”

    张元君点点头:“这样啊,也行。”坐下,“那你们把学的段子绕口令念一遍我听听,你们谁先来?”

    一屋子的学生都不说话了,黄志中笑道:“平时不是一个个挺能的吗,现在要你们上的时候就怂了?”

    这节目明显在捧佟梦石,只见他站出来说:“我来。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停下。

    张元君一愣,笑道:“没了?”

    “嗯,没了。”佟梦石倒是老实。

    接着四位老师叫了几个学生起来,展示这一个礼拜在声台形表上的学习成果,但张元君越看眉头拧得越紧,随便点了一个学生做点评:“吕少聪是吧,你的东北口音很重。我们私下里说话怎么样都可以,但练功演戏的时候,还是要说标准普通话,回去好好练练,把口音矫正过来,不然以后会是个大麻烦。”

    说完学生,张元君分享了自己刚进学院的时候的趣事:“我是南方人,我入学时为了矫正口音,费了很大的劲。那个儿化音,打死也念不出来,特别是钉是钉铆是铆,我们念出来就是钉儿是钉儿,铆儿是铆儿。”

    学生,包括后面坐着的四个老师都乐了。

    童大为跟其他三位老师轻声交流,说他当时为了纠正东北口音,也费了很大功夫。

    时间有限,张元君必须拿出真功夫。

    台词可能是教学见效最直接的一门课,所以张元君准备拿这群学生的台词开刀。

    “我刚才听了一下你们的台词,不客气地说,很差。

    “有带口音的,说话含胡的,边鼻音平翘舌不分的,很多问题。

    “你们台词老师是谁?”

    黄志中老师站了过来,张元君笑笑:“那您要努力教啊。”

    “你先给我调理调理。”黄志中笑道。

    张元君接着对学生们说:“台词要让观众听得清楚,要有吐字归音,我们的嘴皮子舌头要有劲,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要把台词的意思说清楚,你把台词的意思说清楚了,你的其他台词就都是清楚的,就不用管吐字归音和嘴皮子的问题。”

    四位有表演经验的老师自然听得懂张元君在说什么,但这个概念对这群没经验的学生们来说,听着就有点茫然了,什么叫把台词的意思说清楚台词就清楚了?念台词还可以不管吐字归音,可以不管嘴皮子?

    在单采的时候,也有学生说了这个问题,宋妍妃:“听不懂。可能是因为张老师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演员了,他成熟的经验给我们,我们一下理解不了,更别说消化了。”

    但是四位老师是明白的,袁珊珊就说:“张老师这句话直指根本,念台词是传达台词的意思,台词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台词它就是清楚的。”

    “这一切都是基本功的问题。练功很枯燥,但我希望大家咬咬牙,坚持下来。来,我们先热身,我再教大家一些基本方法。”

    张元君带着学生一起做热身操,一起做热身游戏。

    张元君在单采时说明了自己这样做的目的:“热身,做游戏,是为了让他们放松下来,活跃起来后,声音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