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活(三合一)

    第110章 大活(三合一) (第1/3页)

    下午,周彦的经纪人张有安敲响了四合院的门。

    张有安的长相,跟周彦想象的差不多,四十岁左右,中等身材,戴着一副眼镜,头发梳的一丝不苟,时刻保持着一种带着笑,却又不是笑容的表情。

    稳中带精,这就是周彦对张有安的感觉。

    张有安中午就到了燕京,先去了住处整顿好之后,才不慌不忙地来找周彦。

    打量了一番周彦住的四合院,张有安笑道,“以后谈工作,是否可以在这里?当然,只是偶尔。”

    “可以,我这个院子本来就有办公属性。”周彦无所谓地笑了笑,随后又给张有安倒了杯水。

    接水的时候,张有安微微弯着腰,他似乎对这些细节很关注,连弯腰的角度都很有考究。

    之后他就开始跟周彦聊起工作,“这几天,我也集中了解了涉及到你的业务,现在我们的工作重心还是集中在《想飞的钢琴少年》这部电影上。首先是宣传,之前已经定下来的宣传活动有六场,台岛四场,香江两场……”

    张有安又拿出一张表格来,上面是这六场活动的时间。

    所谓的六场活动,其实就是六个通告。

    周彦在台岛待六天,只有四个通告,是比较少的,因为一场通告花不了太长时间,挤一挤,基本上两三天就能搞定。

    其中最花时间的,是电影的新闻发布会,需要半天时间,除了发布会之外,其他的都是电台跟电视台的访谈节目。

    剩余的其他时间,周彦还有其他事情要做,比如要去找侯啸贤跟他对接《戏梦人生》配乐的事情。

    香江的两场活动也差不多,一场发布会,还有一个电视台的访谈节目。

    说完了六场通告之后,张有安又说起了音乐专辑的事情,“《想飞的钢琴少年》里面总共有三首原创曲子,我建议把《天堂回信》里面的曲子跟这三首曲子放在一起,做成一张专辑,争取在电影上映之前对外发行。”

    “不等到电影上映之后,再发么?”周彦问道。

    “上映后再发就有些迟了。”

    周彦点点头,又问:“这些曲子放在一起是不是太少了。”

    张有安微微摇头,说道,“《天堂回信》里面除了三首长曲子之外,还有不少小段落,把它们也放进去,曲子的数量肯定不少了。只可惜给梅艳芳的那首《假如爱有天意》,要等到她的歌曲发行之后我们这边才能发,不然这次也能放进去。”

    这是之前双方做的约定,周彦可以发曲子,不过要等到给梅艳芳那边歌曲发行之后才行,包括电影《戏梦人生》,也必须在梅艳芳那边歌曲发行之后才能上映。

    当然了,为了防止华星那边拖着不发,耽误电影的上映,所以他们也约定了时间,最迟到今年年底。

    “其实我还有其他曲子。”周彦说道。

    “嗯,我知道。”张有安点点头,“《故宫:记忆》这部片子我看过了,里面的音乐都很好,但是我觉得,以后可以单独做一个《故宫的记忆》音乐专辑,没必要把它们放进现在这张专辑里面。另外一首《夜莺》,我暂时还没听到,不过我知道这首曲子是偏古风的,而且还是笛子曲,我认为可以跟你的另一首《颂莲》放到一起。”

    周彦没想到,张有安这几天的时间,就把工作做得这么足。

    张有安说的也有道理,《故宫的记忆》、《颂莲》确实不太适合放进这张专辑里面,风格不太搭。

    音乐专辑,不是大杂烩,也不是串烧,放进去的曲子风格一定要统一,或者有一个相似的主题。

    周彦想了想,说道,“我给《三毛从军记》写了两首曲子,倒是可以放进去。”

    张有安挑了挑眉毛,“《三毛从军记》的配乐已经开始写了么?”

    周彦接了《三毛从军记》配乐指导这事,张有安当然是知道的,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这么快配乐已经写出来两首,毕竟周彦才刚刚给《戏梦人生》和《青蛇》各写完一首曲子。

    “刚写出来没多久。”周彦笑了笑,“我早上才给张健亚录了一版。”

    “张健亚……是《三毛从军记》的导演?”张有安问道。

    “嗯,他有事来燕京,昨晚一起吃的饭。”

    张有安点点头,又问,“方便给我听听那两首曲子么?”

    “没问题,正好我也再录一版出来。”

    周彦又跑去拿来随身听跟小提琴,给张有安把《觉醒》跟《三毛》演奏了一遍。

    听完周彦的演奏,张有安沉默起来。

    此时的张有安看起来表面很平静,但是内心却已经波涛汹涌。

    没有接这个活之前,张有安就对周彦有些了解,毕竟汤臣合作的导演就那么几个,而周彦又是最年轻的一个。

    张有安看过周彦的《想飞的钢琴少年》,因为他之前在唱片业干过挺长时间,所以当时电影里面的几首曲子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不过那时候张有安也没多想,就觉得周彦是个会拍戏的音乐学院学生,公司跟周彦合作,也是看中了周彦在拍电影方面的潜力。

    这次徐风告诉他,让他来接手周彦的业务,他才认真地去了解了周彦。

    了解之后,张有安才发现,周彦在音乐方面的才华实在惊人。

    前天他第一次看《故宫:记忆》宣传片,整个人直接灵魂出窍,惊喜得无以复加,那时候他就意识到,周彦身上藏着巨大的宝藏。

    而今天,张有安又发现,他对周彦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周彦的才华根本不止他之前看到的。

    认识到这一点,张有安既感到惊喜,却又有压力。

    惊喜的是他捡到宝了,周彦即便不会拍戏,单单是音乐方面的才华,就已经足够惊人,但这个宝实在太夺目,他又担心自己会浪费周彦的才华。

    沉默了一会儿,张有安开口道,“这两首曲子要不要缓一缓?放到后面的音乐专辑里面,一张专辑里面,优秀的曲子太多,我担心浪费。”

    听张有安担心浪费,周彦笑道,“我觉得还是不要缓了,不然以后其他曲子没地方放。”

    饶是张有安心思沉稳,听到周彦这话,也是微微一愣。

    虽然周彦说得很平淡,但是这话是非常狂的,言外之意就是,他曲子多得很,专辑制作速度都不一定赶得上他写曲子的速度。

    不过张有安转念一想,也对,这张专辑发完之后,就可以马不停蹄地给周彦策划《故宫》专辑了。

    后续如果周彦再写几首古风曲子,又可以跟《颂莲》以及《夜莺》放在一起做一张笛子专辑,或者古风专辑。

    “行,我明白了,那就把《天堂回信》、《想飞的钢琴少年》以及《三毛从军记》这三部电影的配乐放到一起,做成一张专辑。”说完之后,张有安笑了起来,“说起来,这三部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主角都是孩子。”

    周彦笑着点头,这确实挺巧的。

    张有安在本子上将这三部电影记下来,然后又问周彦要了里面所有原创曲子的谱子。

    如果要制作专辑,除了《想飞的钢琴少年》里面的三首曲子,其他曲子全部都要重新录制。

    《三毛从军记》这两首都是粗样就不说了,《天堂回信》里面的那些曲子,受限于制作成本,当时音乐录制的也不是特别理想,想要品质高,之前的版本肯定是不能用的。

    而且照规矩来说,《天堂回信》的配乐是燕京制片厂录制的,他们也不能直接拿过来用。

    “这段时间我会联系制作公司跟出品公司,有消息会随时跟你沟通。”张有安将谱子装到包里,然后又忽然话锋一转,问周彦,“电视剧的配乐伱有考虑么?”

    “那要看是什么电视剧。”周彦笑了笑,“如果是一般电视剧,我不太想接,你也知道,我今年已经很忙了,特别是上半年。等下半年不太忙了,倒是可以考虑考虑。是有人跟你联系,想让我配电视剧么?”

    张有安摇摇头,“没有,只不过我觉得最近有个好机会,如果你有想法,我可以帮你去联系一下。”

    “什么好机会?”周彦问。

    “正在拍摄的《三国演义》。”

    周彦一愣,他没想到张有安竟然能够如此面色平静地扔出一个大炸弹来。

    刚才他听张有安那说话语气,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周彦忍不住跟张有安确认一下,“是央视的《三国演义》么?”

    “当然。”张有安笑着点头。

    周彦其实问的是一句废话,虽然这几年传出来好几方都要拍摄《三国演义》,但是最终真正施行的,就央视一家。

    央视拍摄《三国演义》不是一件小事,可以说是全国瞩目,从去年开始,周彦就经常看到相关的新闻。

    而且燕京制片厂就有人被选到了《三国演义》剧组里面,比如饰演吕布的张广北,跟周彦还挺熟的,之前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周彦还听张广北说过《三国演义》剧组来他们厂选角的事情。

    这部电视剧从89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