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这录像带卖么?

    第159章 这录像带卖么? (第1/3页)

    《音乐之家》放到这里,后面还有一分多钟的时间,电视里面,野村秀笑着说道:“很荣幸地告诉各位,《遥远的旅途》跟《借黄瓜》这两首曲子今天是全球首播,在此之前,还从未在任何公众平台播放过,今天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都是幸运的,你们是第一批见证这首曲子面世的。”

    “最后的这点时间,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借黄瓜》这首轻快紧凑的曲子,希望大家每天都能有个好心情。”

    主持人说完,画面又切到了周彦吹笛子的那个画面,《借黄瓜》也跟着响了起来。

    ……

    节目还没有结束,就已经有观众打电话到电视台,询问《东方遗音》音乐会什么时候举办,虽然刚才采访中,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音乐会的时间暂时还没有确定,但是观众们还是不死心,想要再问问电视台,知不知道什么内部消息。

    除了问音乐会举办时间的,还有些观众对《第六感》电影的上映时间也很感兴趣。

    但不管是哪个问题,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办法回答,别说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了,就是周彦自己过来,也没办法回答这些问题,要是能回答,采访的时候都已经说了。

    虽然节目的收视率还没有出来,但是看到被打爆的电话,工作人员也知道,今天这档节目的收视率肯定不会低。

    特别是王祖贤出现以及最后周彦的两首新曲子出来这两个时间段,肯定是整场节目收视率最高的两个点。

    野村秀最后的那段话也不是假话,《遥远的旅途》跟《东方遗音》今天确实是全球首播,在此之前,其他地方都没有出现过。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噱头。

    全球首播,只此一家。

    原本采访周彦的这一期是准备放在下一周播出的,但栏目组领导害怕夜长梦多,所以抢着在这周就把节目给放出来了。

    如果这段时间,有其他电视台先一步播放了这两首曲子,他们就要失去“全球首播”这个噱头,那到时候他们哭都没地方哭。

    毕竟,他们也没有跟周彦签合同,不能把这两首曲子交给其他电视台放。

    还有很多观众问,电视台是否能够把周彦吹笛子的那段画面做成录像带,他们想要买回家看。

    这个要求让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们有些意外,事先他们也没想到观众竟然想要买里面的这段录像带,但关键是,这个问题他们现在同样回答不了。

    虽然周彦授权给他们在电视节目上播放了这段录像带,但并没有授权给他们用作其他地方,他们也不可能把录像带拷贝出去售卖。

    别说是售卖了,这一期《音乐之家》播出之后,他们也不能把这两首曲子放在其他节目里面播放,之前野村秀他们在中国拿到这个录像带的时候,跟汤臣公司都是签过合同的。

    因为问的人太多了,所以工作人员就把这个问题汇报给了《音乐之家》的制作组领导。

    这事制作组这边也做不了主,所以又把事情向上汇报。

    副台长下山名听完汇报之后,就跟《音乐之家》的制作人说道,“你去联系一下周彦那边,问问他是否愿意售卖这个录像带。”

    制作人点点头,“好的,我知道了。”

    ……

    因为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八达岭长城已经成为中外游客来到燕京必打卡的地方。

    周彦他们早上天还没亮就开车出发,不过到景区门口的时候,已经八九点钟了。

    虽然不是旺季,但今天游客不少,当然了,跟二三十年后的水泄不通相比,现在的长城游客算是少的了。

    两人选择的北段,朝好汉坡的方向走去。

    北段坡比较陡,走起来肯定要累一点,南段坡缓,相对轻松很多,但是北段游客更多,因为这边景点多,也更有挑战性。

    大部分游客好不容易来一趟长城,自然不想走的太平淡。

    虽然选择了更具有挑战性的北段,但是周彦跟王祖贤并没有急着朝前面赶路,而是手牵着手,慢悠悠地往前走。

    今天周彦任务很重,不仅仅要承担起后勤组的工作,他的背包里面都是吃的喝的,另外他还要充当摄影师,为王祖贤拍照。

    王祖贤戴着墨镜跟帽子,脸上还有面罩,到了人少的地方,她就把面罩拉下来,让周彦给她拍。

    路人其实也不会太关注他们,在长城上面,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反倒是那些金发碧眼的老外比他们更加惹眼。

    走到中间,看到一处风景比较美,正好又没什么人,王祖贤就靠在城墙上,快速摆好姿势。

    不用王祖贤开口,周彦心领神会,抬起相机,找好角度,给王祖贤来了一张。

    拍完之后,王祖贤又有些遗憾,“要是我们两个能有合照就好了。”

    听王祖贤这么说,周彦眼珠子转了转,正好看到有一对外国情侣朝这边走,他笑着说道:“你等一会儿。”

    说完,他就拿着相机走到了那对外国情侣的面前。

    “你们好。”

    听到周彦主动搭讪,情侣中的男子笑道:“你好。”

    虽然周彦是语文老师,不过以前上学的时候英语成绩还不错,只不过是哑巴英语,口语挺差的。

    但这个男人的口语水平,比周彦还要差,肯定不是英语国家的。

    不过口语差不差的无所谓,反正只是找他们拍个照,就算不会英语都行。

    周彦举了举手里的相机,然后又指着王祖贤说道,“我跟我女朋友想要拍个合照,不知道能不能帮个忙?”

    男老外非常热情:“当然,非常乐意。”

    “十分感谢。”

    周彦将相机递给老外,跟他简单说了一下怎么操作,然后就跑去跟王祖贤一起摆pose了。

    既然没人,两人也就放开了点,墨镜跟帽子都去掉。

    王祖贤抱着周彦的胳膊,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眼睛笑的像两弯月牙,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这样合照,她当然要笑得开心一点。

    男老外给周彦他们拍了一张之后,又热心地给他们调整姿势。

    “女孩子再靠近一点……嗯,侧头看着你男朋友……拍个背影,男孩子举起右手,女孩子举起左手……”

    周彦看男老外越来越来劲了,连忙叫停,“好的,好的,十分感谢。”

    男老外意犹未尽地把相机还给周彦他们,“你们两个长得都很好看,非常适合拍照。”

    “感谢你的帮忙。”

    这男老外也是个自来熟,又笑着问周彦,“你们是燕京人么?”

    “不是,我们在这边工作的。”周彦回道。

    “哦,我叫吉尔伯特,这是我的妻子玛利亚。”吉尔伯特主动自我介绍。

    周彦点点头,“你可以叫我周,叫我女朋友王。”

    “介意一起走么?”吉尔伯特发出邀请。

    寻常时候,周彦肯定不会答应的,但是想到可以让吉尔伯特他们帮忙拍照片,就点点头,“可以啊,反正我们都是往前走,不过我们的速度比较慢。”

    “没关系的,我们也不急,其他中国人走路的节奏太快了,我反而有些适应不了。”

    其实周彦真不觉得现在的游客走路节奏快,要是搁在以后,那游客走路的速度跟赶集似的。

    就这样,一个临时的异国四人旅游团就组成了。

    吉尔伯特也只是口语差,但是词汇量还是不错的,所以沟通起来没什么障碍。

    他的妻子玛利亚不会英语,所以一直都没怎么开口。

    聊过一会儿,周彦知道,他们夫妻俩是从荷兰来的,这还是第一次来中国,燕京也是他们的第一站。

    让周彦佩服的是,这俩人来中国旅游,竟然没有找翻译,也没有找导游,连来八达岭都是自己坐车来的。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语言不通,很多时候没那么方便。

    别说是老外了,就是外地人来到燕京,让他们自己坐车来八达岭,大多也跟个无头苍蝇一样,现在又没有手机导航,除了地图,就是问路了。

    地图很难看的,如果没有嘴那基本就废了。

    “周,在中国,有什么话是比较重要的,或者有用的,能够让我在这里更高效的沟通?”吉尔伯特请教道。

    周彦想了想,说,“如果你想要高效沟通,我还是建议你少开口,多做手势。”

    “……”

    “哈哈,跟你开玩笑的,在中国最重要的几句话是,你好,吃了么,多少钱。”

    结尔伯特重复了一遍,“李吼,车拉门,嘟手茄……”

    虽然发音不标准,但至少没有落字。

    周彦点点头,又说道,“还有一句最重要的,不过要搭配手势。”

    “什么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