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第二个百万销量

    第180章 第二个百万销量 (第1/3页)

    刚才还说周彦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王祖贤,看到马东方此刻的样子,也信了周彦的话。

    马东方一曲演奏结束之后,现场有霓虹人喊“再来一个吧”。

    那个街头艺人也上去跟马东方说了两句,然后马东方又弹奏了两首曲子,一首《窃喜》,一首《风筝》。

    弹完了两首之后,马东方他们几个也没有逗遛,虽然现场的观众很热情,那个街头艺人也挽留他,但毕竟是人家的摊子,他们占太久也不好。

    几个人说说笑笑地朝前走,周彦转头看向王祖贤,“咱们也走吧。”

    “嗯。”王祖贤点点头。

    随即两人拉着手朝另一个方向走,继续商量着该去哪儿吃饭。

    周彦对东京一无所知,还指望王祖贤呢,但是王祖贤比他也没好到哪儿去,两人商量了半天,最终决定继续往前走,碰到第一家吃饭的地方,就走进去。

    这个决定下了之后,也就走了三十多步,两人走到一家居酒屋门口。

    “走吧,就这个了。”

    周彦拉着王祖贤走进去,老板娘正在收拾桌子,见到有客人进来,她热情的说道,“欢迎光临。”

    “她说欢迎光临。”王祖贤邀功似地看向周彦。

    周彦翻个白眼,“你真棒。”

    他一点霓虹语不懂的人,都知道老板娘说的是欢迎光临。

    老板娘听两人说中国话,有些意外,随后又用中国话对他们说,“欢迎光临。”

    说的并不标准,而且老板娘好像就会这么一句,说完这句之后,就一脸笑意地看着两人。

    从七十年代到现在,两国关系逐渐升温,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霓虹人民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甚至出现了一种“中国热”。

    《神秘·国度》能够在霓虹大火,也跟现在霓虹的大环境有关系,霓虹人对中国的兴趣,也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上面。

    如今在很多霓虹人眼中,周彦的音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这时候王祖贤那蹩脚的霓虹语终于也派上用场了,她用霓虹语对老板娘说,“我们两个人,麻烦拿菜单给我们。”

    “请坐。”老板娘点点头,去拿菜单了。

    周彦跟王祖贤在旁边的卡座坐下。

    老板娘拿来菜单之后,周彦伸头看了看,菜单上面有不少汉字,但是大部分菜他还是看不出来是什么。

    找了一圈,指了指其中几个他认识的,“这个山芋是我知道的那个山芋么?”

    王祖贤摇头,“不是,这个山芋应该是山药。”

    “这个砂肝,难不成是炒肝?”

    “这个我知道,是鸡胗。”

    “那这个手羽先?”

    “鸡翅膀。”

    周彦撇撇嘴,他一个没有猜对,随后他又看到了“烧鸟”,“这个我知道,是不是烤鸡肉?”

    “嗯。”

    “那我就点这个。”

    这是他唯一一个认识的菜,自然不能错过。

    王祖贤点点头,然后用霓虹语跟老板娘点菜。

    点了一圈之后,王祖贤又问周彦,“喝酒么?”

    “嗯,喝点吧。”

    随后王祖贤又点了酒。

    等到老板娘走后,周彦打量了一番居酒屋里面,“看着挺冷清的,没什么客人。”

    “当然没什么客人啦,现在才六点多钟,居酒屋才刚刚开门呢。估计要到八点钟之后,这里人才会渐渐多起来,不过也好啦,人太多了不方便。”

    周彦点点头,霓虹的居酒屋跟酒吧不太一样,倒跟烧烤摊有点像,产品线都差不多。

    原本居酒屋里面挺安静的,大概是看到有客人来了,老板又播放了音乐,是周彦没听过的霓虹流行歌曲。

    起初周彦没当回事,过了一会儿,店里面竟然放起了《重逢》(下雨的时候)。

    王祖贤也听出了是《重逢》,她朝周彦眨了眨眼睛,“看来老板也是你的乐迷哦。”

    周彦笑着摇头,“可能老板都不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现在霓虹的音乐版权管制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变态,街头巷尾的商店播放音乐是很正常的事情,收费也不严格。不像后来,某版权管理机构恨不得向所有播放音乐的场所收钱,收不到钱就起诉,导致很多街头的商店都不敢放音乐了。

    周彦听过一个非常夸张的传闻,说是这个机构还要向音乐教室收钱。就是说那些音乐教室在教授学生音乐时候,也应该向他们付钱,因为音乐教室同样是盈利的。

    至于老板是周彦乐迷这个说法并不靠谱,大部分商店播放这种纯音乐,其实他们自己对这些音乐都不了解,就是觉得好听,就放了。

    除非老板一直都放周彦的曲子……

    但想什么就来什么,《重逢》之后,又响起了《风》(菊次郎的夏天),之后又是《觉醒》、《永远同在》,很显然,这是按照《钢琴少年》专辑里面的顺序播放的,只不过第一首的《风筝》略过了。

    到这时,周彦也不认为老板是自己的乐迷,毕竟放一整张cd的操作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在周彦他们快吃结束的时候,离谱的一幕出现了,《钢琴少年》一整张专辑播放结束,老板竟然给换上了《神秘·国度》。

    一听到《故宫的记忆》响起,周彦嘴角忍不住挑了挑,这老板不是闹么,一个居酒屋放这种风格的音乐。

    而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最离谱的是,周彦他们喊人结账的时候,老板出来了。

    老板比老板娘会的中国话多一点,上来就跟周彦他们打招呼,“你们好,欢迎,欢迎。”

    随后他又用霓虹语说了一段,连说带比划地跟王祖贤交流起来。

    费了老大劲,王祖贤才听明白,老板确实是周彦的乐迷,而且他听老板娘说店里面来了两个中国人,才特意播放了《钢琴少年》跟《神秘·国度》这两张专辑。

    老板还说,中国人杰地灵,出了周彦这样优秀的音乐家,霓虹人民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周彦来举行音乐会。

    夸完了中国跟周彦之后,老板又问,“两位吃得怎么样?”

    王祖贤把这句话翻译出来,周彦竖起大拇指,“非常好吃,感谢你们的款待。”

    被顾客夸了,老板也很高兴,又问,“你们这次来东京,是旅游么?”

    “我们来参加周彦音乐会的。”王祖贤说。

    老板十分诧异,“你们竟然从中国到这里来看周彦音乐会么?”

    在老板看来,周彦是中国的音乐家,中国人想要看周彦音乐会,应该比霓虹人简单多了,没有必要跑这么远来,这成本也太高了。

    “当然啊,周彦在国内的音乐会门票也很难抢。而且东京是《东方遗音》主题音乐会的第一场,之前我们都没有听过,不知道这次的音乐会,跟之前的《钢琴少年》还有《燕京·无声》有什么区别。”

    这段话并不算长,但是王祖贤磕磕绊绊地说了很长时间。

    而老板也是十分耐心地听她说完,随后感叹道,“原来如此,看来你们真的很爱周彦,希望你们在东京能有一段美好的记忆。”

    旁边桌的一个客人听到他们的对话,也忍不住问道,“你们是从中国哪里来的?”

    “我是台岛,他是燕京。”王祖贤说道。

    “周彦是哪个城市的?”那个客人又问。

    “周彦是燕京的。”

    那人惊讶地看着周彦,“那不是跟他一个城市?”

    看到那人看着自己,还一脸惊讶,周彦问王祖贤,“他说什么?”

    “我跟他说你就是周彦,他不相信。”王祖贤一本正经地说道。

    周彦翻了个白眼,他看老板跟那个客人的表情,就知道肯定不是王祖贤说的这么回事。

    这就是语言不通的坏处啊,在东京他被小贤同学给拿捏了。

    王祖贤忽悠完周彦之后,又去忽悠老板跟那个客人,“是啊,周彦跟我男朋友以前还是一个学校的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