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这个剧组的矛盾很深

    第195章 这个剧组的矛盾很深 (第1/3页)

    “这个合集的名字,你们有想法么?”史铁笙问道。

    余桦想了想说,“这还真不好搞,不如叫《树洞》好了,人家出版社主要看中的也是《树洞》这部,不如遂了他们的愿。”

    周彦摇摇头,“这不行,还是要把合集的性质给体现出来。”

    史铁笙开玩笑道,“不如叫《借黄瓜》。”

    余桦撇嘴,“没完了是吧。”

    “关键这首曲子现在在霓虹知名度挺高的,而且很多人听到这首曲子就会想到咱们三个在一起的画面,用这个名字,也算是切题。”

    “我看还是他们之前决定的名字挺好,《中国优秀合集》。”余桦说道。

    “用这个名字,是不是有些不要脸了。”

    余桦十分认真地说道,“我觉得,他们这次收录的几篇,都是非常优秀的,这个名字完全没错。”

    其实大部分作家,都觉得自己的作品优秀,余桦只不过是把别人不好意思说的话给说出来了。

    余桦平时也从不讳言,他认为他自己就是当代排在前列的作家。

    周彦想了想,说,“干脆不如就用我们三个的名字好了。”

    “直接用名字?”

    “嗯,直接用名字,就叫《余桦、史铁笙、周彦》,你们觉得怎么样?”

    “用名字也行,不过这个顺序读起来不顺口,不如叫《余桦、周彦、史铁笙》,二二三,这是正常七言的断句,读起来上口很多。”史铁笙说道。

    “那不如叫《周彦、余桦、史铁笙》,按照篇幅占比的顺序来,读起来也上口。”

    史铁笙点头,“我觉得这个名字可以,简单明了,也不浮躁。”

    周彦想了想,说,“这样也行,回头我跟集英社那边沟通一下。等到事情定下来之后,我们三个可能还需要分别写个序。”

    “这个没问题,今天晚上回去我就写。”

    后来周彦又跟陈洪恒联系,把他们拟定的书名跟陈洪恒说了,陈洪恒又跟集英社那边沟通了一下,集英社对这个书名没有异议,事情就算是定下来了。

    ……

    六月四日,周彦去长安的时候,《飞翔的钢琴少年》在北美票房突破两千六百万美金的消息登报了。

    这部电影在北美票房基本上就定在这个位置了,虽然还有几天电影才会正式下画,但是现在每天票房只有几万美金,数据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变化了。

    周彦也不禁感慨,那些数据分析结构的水平是真的可以,他们分析说电影的票房能够超过两千五百万,最终还真就超过了两千五百万,而且也就只比两千五百万多一百来万。

    可以说,是非常精准了。

    这部电影除了在北美获得两千六百万美金的票房,另外在欧洲几个国家的票房加起来也超过了一千万美金,按照现在的情况,后续电影的全球票房超过四千万美金是没有任何难度的,表现再好点,超过五千万应该也没问题。

    全球五千万并不是什么特别高的票房,但是对于一部小成本的电影来说,算是非常不错了,而且这也是近些年跟钢琴有关的电影中,票房比较高的一部。

    如果不是有《钢琴课》在前面,那这部可能是票房最高的钢琴电影。

    其实相较于《钢琴课》,《飞翔的钢琴少年》跟钢琴的关系更大一点,《钢琴课》主要还是因为其女性题材而闻名。

    金棕榈之所以会把大奖给《钢琴课》,当然不可能是因为钢琴,而是因为它在女性题材上的表现。

    有金棕榈奖的加持,再加上敏感的女性题材,让《钢琴课》的票房表现非常不错,作为一部制作成本跟《飞翔的钢琴少年》差不多的电影,它在北美拿到了四千多万美金的票房。

    除了北美,《钢琴课》在其他地方表现也很不错,听说票房已经超过一亿美金了,正朝着一亿五千万美金冲击。

    因为电影的大卖,《钢琴少年》这张专辑的销量也是直线上升,原本这张专辑的销量被《神秘·国度》碾压,但是现在它的全球销量已经快要超过《神秘·国度》了。

    《神秘·国度》这张专辑也在美国发行了,但是北美的乐迷们还是更加偏爱《钢琴少年》,而且没有电影的加持,《神秘·国度》的销量远远不如《钢琴少年》。

    ……

    周彦在燕京制片厂见到了周星弛,还有《大话西游》的女主角朱茵。

    虽然这部戏前期的筹备不太需要女主角到场,但是现在周星弛跟朱茵还在热恋期,也算是夫倡妇随了。

    朱茵比周彦想象中要矮,周星弛个子本来就不高,但是朱茵穿着高跟鞋还比周星弛矮半个头,大概也就到周彦肩膀的位置。

    不过在电视上看,感觉朱茵个子还行。

    “周指导,这是我们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朱茵。”

    朱茵先给周彦打招呼,“周指导你好。”

    周彦点头回应,“你好,朱茵小姐。”

    简单的寒暄了几句,三人落座,周星弛祝贺周彦,“我看到新闻,说《想飞的钢琴少年》外语版在欧美的票房很不错,恭喜你啊。”

    周彦谦虚道,“主要还是人家导演的功劳,原版在欧洲的票房表现一般。”

    “但是原版在霓虹表现很好。”

    周彦的知名度越高,周星弛自然是越高兴,之前在金像奖颁奖典礼上,《青蛇》没有拿到最佳配乐奖,周星弛还微微有些失望。

    如果周彦能够拿到最佳配乐奖,对《大话西游》来说肯定是好事。

    “周导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去银川?”周彦问道。

    “六月二十号,最近还有些事情要跟长安厂这边协调一些。”

    “长安厂这边参与拍摄的工作人员还没有定下来么?”

    “人太多了,有些麻烦。”

    周彦点点头,他也听说了,这次长安厂这边要投入八九十人,确实比较麻烦。

    他自己就是导演,自然知道剧组一两百号人有多难管理。

    这一两百号人,还不包括群演、现场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种来干杂活的民工,还有后期的人员,也不包括在里面。

    像周彦之前拍《第六感》,正常驻扎在片场的工作人员,也就四五十号人。

    “导演来了么?”周彦问道。

    “刘振伟明天过来,不过程晓东已经提前到了。我已经跟刘振伟说,你来长安厂了,到时候我们一起见个面。”

    “没问题。”

    程晓东是电影的武术指导,这次长安厂会出很多武打员,所以程晓东肯定要来早一点,跟长安厂这边沟通。

    因为明天刘振伟才来,所以周彦跟周星弛聊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了,约好明天再见面。

    之后他先在长安厂转了一圈,跟熟人们打招呼,最后一站是刘清他们宿舍。

    刘清今天轮休,见到周彦他也很意外,“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大话西游不是要拍摄了么?我来看看,另外还有些事情去找我师兄。”

    “哦,对,你还是大话西游的配乐指导。”刘清给周彦搬了条板凳,看了看门外,然后说道,“他们这部电影恐怕不会太顺利。”

    “怎么说?”周彦问道。

    “这电影都还没拍呢,双方就有矛盾了。”

    “什么矛盾?”

    “角色分配问题,厂里面的武师对香江那边的动作指导团队意见很大。”

    “对程晓东么?”

    “主要不是程晓东,而是程晓东手下的那些人,要我说,也不怪我们这边,香江的那些人眼睛都是朝天看的,根本不把我们这边人当回事情。还有周星弛,我听梦飞说,他们天天都说粤语,我们这边人听不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