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选一个你满意的女演员

    第225章 选一个你满意的女演员 (第1/3页)

    拿到余桦的新联系方式之后,高伟顿时松了口气,领导交代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一半了。

    正常情况下,作协肯定不会这么急着主动去让一个作家加入作协,但这不是出了特殊情况么?

    《周彦,余桦,史铁笙》这部合集在霓虹到底火不火,高伟不知道,但是现在在国内话题热度是真的高,好多人都在说中国文坛这一波表现可以,直接干进了霓虹市场。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协这边忽然发现,合集的三个作者,竟然有两个都是不是中国作协的会员。

    周彦倒还好,至少去年加入了苏省作协,余桦呢,写作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加入任何作协。

    其实让余桦加入作协这事,去年王孟提过一次。

    之前作协的领导们在一起开会,说到现在的青年作家,王孟提到了余桦,说余桦这样的青年作家,已经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应该积极地拉入到组织里面来。

    只不过当时只是闲聊,作协这边并没有动作。

    现在出现这样的情况,作协也不能再没有任何行动,也就赶忙去联系周彦跟余桦,让他们加入到中国作协。

    不然的话,这事说出去,他们作协的面子可没地方放了。

    其实,即便不出这件事情,作协也是要联系周彦跟余桦,让他们加入作协的,因为明年或者后年新一届的作代会就要举行了。

    既然是作代会,作协也希望能够邀请一些具有大众影响力的作家参加。中国作协是人民的作协,自然需要人民的参与,而邀请大众所熟知的作家,是让协会跟普罗大众接近的一种方式。

    这几年,在传统文学界,具有大众影响力的作家,除了陕军的那几个,其他也没多少了。

    八十年代的黄金期过去,文学在民间的热度逐渐走低,圈子也变得越来越小。文学从原本的大众艺术,逐渐演变成小众的狂欢,作协对此非常重视,也希望扭转这种局面。

    这两年,在大众市场有名气的作家,莫言、苏瞳、刘振云、王安意、余桦……后面还能加一個周彦。

    周彦其实在文坛并不算活跃,出道几年发布的作品并不多,但周彦情况特殊,作家只是他多重身份中的一种,似乎音乐家跟导演才是他的主业。

    作家在影视圈活跃的并不少,这几年有不少作家都跟影视圈沾边,作品改编就不说了,像莫言、余桦他们都在为影视剧写剧本。

    王朔那种就更不用说了,干脆自己当老板投影视。

    但要说影视圈的影响力,周彦的影响力还是要胜王朔一筹。

    王朔他们的电视剧不管多火,毕竟还是在国内,说出去总差点意思,不像周彦,直接把海外的影迷给拿捏住了。

    ……

    余桦接到高伟的电话时,也是一脸懵逼,他跟作协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作协不找他,他也不主动去进作协。

    不过很快他也明白,是因为这次的合集,作协才会主动来找他。

    原本余桦还有些犹豫,但是当他听到周彦已经决定填表加入,他也就答应了。

    其实之前王孟跟余桦说过这个事情,只不过当时王孟也只是提了一嘴,余桦就说谢谢王老师,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中间过去挺长时间,双方都没提过这事,余桦都快把这事给忘了。

    “这样吧,也不让你们的人跑两个地方了,明天下午我去周彦工作室,到时候我们一起把表填了。”

    听到余桦这么说,高伟笑道,“那敢情好啊,多谢体量。”

    “没什么,反正我平时也经常去他那边听曲。”

    ……

    第二天下午,余桦去了工作室,作协的工作人员带了两张表过去让他跟周彦填。

    表上的信息非常简单,几乎只要填上名字、性别跟年龄就行了。

    按理说,想要加入中国作协,是要写一份入会申请的,但是这一切协会都给周彦跟余桦免了,申请表一填,协会那边直接给通过。

    等作协的工作人员走后,余桦开玩笑道,“你我现在,也都是有组织的人了。”

    周彦一边看着李海宁他们的考试试卷,一边笑着回道,“我跟你不一样,我早就有组织了,之前我就是苏省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