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小投个两百万

    第254章 小投个两百万 (第1/3页)

    周彦跟王祖贤回国之前,在伦敦逛了两天。

    本来他们还担心被人给认出来,不过事实证明,他们是自作多情了,别说是欧美人了,就算是碰到一些亚裔也没认出来他们。

    当然了,他们也不是一点伪装没有,两人都戴了墨镜。

    走在伦敦的大街上,也不会有人会特别关注他们。

    从伦敦上飞机的时候,两人坐的是不同航班,周彦回了燕京,王祖贤直接飞了香江。

    周彦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他洗了个澡就睡觉了。

    第二天上午,周彦先把《流星》英文版的谱子发给张有安,然后去了工作室那边。

    几天没回来,工作室积攒了不少事情。

    他先处理了跟《放牛班的春天》有关的工作,现在电影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上完成,随时可以开机。

    原本周彦是要把开机时间放在四月下旬的,不过现在他不用去参加《理智与情感》的开机,而且最近燕京的天气不错,各方面条件又都具备,所以他就把开机时间定在了四月十号。

    跟前面几次拍摄不同,这次周彦并不准备举办开机仪式了。

    现在“池底”中学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像个真实的学校一样,周彦担心举办开机仪式可能会影响到演员们的状态。

    倒不如不搞什么开机仪式,直接就进去拍,大不了等到杀青的时候,把杀青宴弄得盛大一点。

    对于这个决定,导演组当然都支持,主要是徐风那边要搞定。

    徐风他们其实对这些东西还是比较重视的,觉得风水、仪式很重要,不过周彦跟她沟通过后,她也表示支持。

    现在徐风对周彦的电影,是越来越不“上心”了,基本上很少过问,因为她知道,有什么问题,周彦都能够处理好。

    在这方面,周彦比陈恺歌省心多了。

    一部《风月》把徐风搞得焦头烂额,到现在《风月》的拍摄还没有结束,剧组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她去过问。

    不仅仅是徐风,剧组其他人也被搞得没什么耐心了,要不是上一部《霸王别姬》实在太成功,说不定张国榮跟巩莉他们都要撂挑子了。

    去年年底的时候,巩莉去拍张一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那部电影都早结束了。

    现在徐风的心思都在《风月》上面,也没什么精力来管周彦。

    对此周彦一点都无所谓,只要钱到位,拍电影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徐风来过问,他自己都能处理好。

    处理完《放牛班的春天》的工作,周彦又去了一趟录音棚。

    鲍家街43号的第一张专辑前期的筹备工作已经完成,现在在进行录音。

    整张专辑已经录制了一个月时间,进度刚刚走到了一半,汪锋他们的录制速度比较慢,好在工作室的资源多,不然这一个月时间恐怕根本完不成一半。

    两三个月录制完一张专辑肯定不算快,但也是正常速度。

    周彦到录音棚的时候,他们刚刚录完《晚安,燕京》的和声部份,这会儿正在休息。

    看得出来,录制的过程比较顺利,几个人脸上都布满了笑容。

    看到周彦来了,几人连忙起身打招呼。

    “师兄。”

    “周彦。”

    周彦笑着说道,“坐吧,这段时间录音辛苦了。”

    龙隆笑眯眯地说道,“辛苦啥啊,录自己的专辑,每天浑身都是劲。”

    周彦点点头,去工作台那边听了一段,今天确实录得还不错。

    他们的第一张专辑,歌词都是汪锋一个人写的,曲则是龙隆协助汪锋一起做。

    原本这张专辑计划是十首歌的,不过周彦翻了一下他们的本子,发现还有不少好曲子,就把十首歌曲给提高到了十二首。

    十首歌跟十二首歌的制作成本要差很大一截,不过周彦认为,既然是第一张专辑,就给他们好好做,不管在质量,还是数量,都要跟得上。

    里面大部分都是周彦以前听过的,像是《小鸟》、《晚安·燕京》、《我希望》等歌,还有一些是周彦上一世没听过的。

    周彦的出现,对他们乐队还是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长大成人》这首歌的创作。

    《长大成人》是汪锋跟路学长合作之后,有感而发写下来的歌,这首歌的风格竟然有点像《我爱你,中国》,不过歌词完全不同,讲的不是什么对祖国母亲的歌颂,而是对过去的缅怀以及反思。

    《长大成人》正好跟《小鸟》这首歌呼应,后者是少年人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迷惘,而前者则是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对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也多了更多的释然。

    如果不是周彦把汪锋引荐给路学长,让他负责《长大成人》的配乐,那《长大成人》这首同名歌曲就不可能会出现。

    听完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