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杨总,不如卖给我

    第272章 杨总,不如卖给我 (第1/3页)

    “你的新电影怎么样了,我前两天还在报纸上看到新闻了。”史铁笙说道。

    “报纸上怎么说?”周彦问。

    “报纸上说,这是你的第三部电影,它将决定你的风格。”

    周彦笑了笑,这些媒体人总喜欢说一些吸睛的话,一个导演一生中大概率会有很多电影,哪有一部电影定风格的道理。

    虽然安李也说第三部电影很重要,但是也没有第三部电影定风格的道理。

    就说安李自己,第三部电影,也说就定了他的风格。

    “要这么说的话,老余的第三部长篇要发表了,是不是也会决定他的风格?”

    听到杨国辉的声音,周彦颇为意外,“杨总,你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是有什么事情么?”

    思虑片刻,周彦开口说道,“杨总,我可以把周宏周总的电话给你。”

    《大话西游》的票房表现并不好,虽然上下两部加起来五千多万香江币的票房,但是奈何制作成本太高,这点票房根本没办法收回成本。

    他听再多贝多芬、莫扎特,写出来的曲子,也不一定就像他们。

    正如余桦自己说的那样,苦难和重复是孪生兄弟,苦难不仅仅是生活困苦的表现,重复也不仅是表达形式的体现。

    余桦笑呵呵地说道,“媒体早就把我的风格给定下来了,他们不都说我是先锋作家么?”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我还是帮你介绍风姐吧。不过我要提前告诉你,就算你把彩星公司的那些桌椅板凳都打包在一起,风姐也绝对不可能给你们八百万。三百万,这就是我能给出的价格。”

    他力求在音乐中,用悲悯的幽默冲淡残酷的现实,试图轻松地处理痛苦的环境下普通人所遭受的苦难。

    周彦正要说话,又听余桦说,“你实在过意不去的话,那就带点酒吧。”

    “我这个人,喜欢一步到位。杨总,我也就只说了,你们公司现在情况不太好,我要是打包拿下电影的版权,我自己没了后顾之忧,你们也能够解决燃眉之急。”

    “王大姐礼拜三,苏瞳礼拜四。”

    周彦刚写完前面一小段,桌上的电话响起。

    主要是这部电影在内地的票房太差,远远低于杨国辉他们的预期。

    当时《月光宝盒》在燕京只卖出去四个拷贝,票房不到二十万元,仅仅放映三天就被撤片。

    杨国辉诧异道,“卖给你?”

    其实《许三观卖血记》的这种叙述节奏,在作曲界也能找到类似的,那就是巴赫。

    也因为第一部成绩太差,直接取消了第二部的放映。

    “内地的版权也都在?”

    “他们礼拜几来?”

    杨国辉跟周星弛现在面临的问题没别的,就是缺钱,如果周彦能够打包拿下《大话西游》的版权,肯定能够把他们当下的问题给解决掉。

    这个解释,却没有让杨国辉信服。

    听到杨国辉说他们公司有新项目,周彦颇为意外,“你们想请我给你们的新电影配乐?”

    先锋主义,在余桦的创作生涯中,也就是初出茅庐时的一段狂欢而已。

    周彦思虑片刻,大概猜出了杨国辉的想法。

    “杨总,《大话西游》的版权都在你们手里么?”

    听到内地的版权也在,周彦笑着说道:“要不,你把《大话西游》的版权卖给我吧。”

    周彦沉吟片刻,说道,“杨总,我冒昧问一句,你是想把《大话西游》卖给风姐么?”

    他投资《第六感》重拍版,是通过周氏娱乐做的,一般人可不知道。

    “嗯,你们去吧,我就不陪你们了。”

    电话那头,杨国辉笑呵呵的地说道,“我们公司最近又有一个新项目,不知道周老师有没有兴趣?”

    “记得别带东西啊,家里水果都吃不完了。”

    “周老师你好,我是杨国辉。”电话那头响起一道不太标准的普通话。

    周彦眯了眯眼睛,这杨国辉的消息还挺灵通,连这事都知道。

    杨国辉没有辩解,只是重复道,“三百万还是太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