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奥斯卡最佳配乐奖提名

    第287章 奥斯卡最佳配乐奖提名 (第1/3页)

    徐风的电话刚挂了没多久,周彦又接到韩三坪的电话。

    电话刚接通,韩三坪就兴奋地说,“跟你说个好消息。”

    周彦装作还没有接到消息,问道,“什么好消息?”

    “柏林电影节的入围名单出来了,《放牛班的春天》入围了。还有啊,你配乐的《理智与情感》也入围了。”

    周彦高兴道,“那太好了。”

    韩三坪听到周彦的回答,反倒是疑惑起来,“你小子反应不对啊。”

    “我这反应有什么问题?”周彦奇怪道。

    “你太高兴了点。”

    “啊?”

    这叫什么话,听到好消息,高兴不是应该的么?

    “你是不是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故意在这给我演呢。”

    周彦隔空给韩三坪竖了个大拇指,“三哥你真是洞察人心。”

    确实,刚才他是演的浮夸了点,跟人设不太符合。

    “知道就知道,不影响我开心,这次电影节我也过去,回头咱们一起。”

    “我可能要迟点,开幕式肯定是赶不上的。”

    韩三坪也没问周彦有什么事情,只是说,“那行,我跟徐总他们先过去。”

    ……

    《放牛班的春天》入围柏林电影节的新闻,很快就见报了,而且这次报道的范围很广。

    燕京电视台甚至还花了十分钟的时间,专门介绍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

    很多电影人在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都十分感慨,真是人跟人不能比,周彦入围一次柏林电影节,比一些电影节获奖的新闻还要更受关注。

    这几年,因为陈恺歌跟张一谋他们,国人对电影节的了解也多了起来,但说到底,普通观众对电影节的关注并不是很多。

    他们只关注电影好不好看,值不值得买票进电影院看,这个电影是否获奖对他们来说确实有影响,但是不多。

    而且大部分观众,也分不清三大电影节有什么区别。

    以往获得三大电影节的电影,有些会获得比较高的关注,但有些却依旧没什么名气,比如之前在报刊上批评过周彦的谢非导演,前年跟安李一起拿到了金熊奖。

    但是谢非拿金熊奖这事,并没有翻起太大水花,既没有让他在国际影坛获得更高的地位,也没有为电影的票房收入带来质的飞跃。

    《香魂女》跟《喜宴》放在一起,很多人都只听过后者。

    至于那些只是入围电影节的电影,就更不用说了,很多观众听都没听过。

    从这件事情就能看出来,柏林电影节方面为什么希望邀请周彦参加电影节了,像安李、周彦,还有陈恺歌、张一谋这种导演,来参加电影节,对电影节的影响是十分正面的。

    这次如果不是周彦入围,柏林电影节也没办法在中国获得这样的热度。

    这次华语导演入围五個,除了周彦跟安李之外,还有严浩、何平以及杨德昌。

    但是新闻在报道柏林电影节的时候,重点都在周彦身上,其次是安李,然后顺便提到另外三个导演。

    何平他们其实也是沾了光了,如果不是周彦,很多媒体甚至不会提到他们。

    人红是非必然多,周彦入个围,就有这样的热度,很多人心里肯定不服。

    部分报刊上出现一些“无名氏”的文章,讽刺《放牛班的春天》之所以入围柏林电影节,是因为汤臣电影公司善于运作。

    也有人说,柏林电影节让《放牛班的春天》入围,有“媚俗”的嫌疑,完全是因为电影的票房表现好。

    更有人扬言,《放牛班的春天》也就只能入围了,恐怕会四大皆空,除非柏林电影节连夜为周彦设立最佳电影配乐奖。

    这种评论也挺有意思,即便在质疑周彦电影的情况下,他们也还是不会去质疑周彦电影配乐的水平。

    而就在柏林电影节入围名单公布没几天,一月二十五日,又有新消息传来,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名单也公布了。

    《理智与情感》这次表现很不错,总共提名了八项大奖,其中就包括最佳原创配乐奖(剧情类)。

    这个消息一出来,国内媒体都疯狂了。

    虽然只是个最佳配乐提名,但是意义却非同凡响。

    先不说奥斯卡金像奖跟三大电影节谁更厉害,前者的大众知名度就不是电影节可以比的。

    而且物以稀为贵,这些年获得电影节大奖的中国电影并不少,而一个中国人出现在奥斯卡的提名名单里面,次数可不多。

    其实此前也有一些华人获得过奥斯卡的奖项,最早的时候,黄宗沾就在五十年代拿到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六十年代又梅开二度,再次凭借《合德》拿到过最佳摄影奖。

    八十年代吴汉润拿到过最佳男配角奖,前两年江道格还拿到了最佳视觉效果奖。

    就连最佳配乐奖,之前也有人拿过,就是周彦的同门师兄,曾毕业于央音作曲系的苏聪。

    87年的时候,苏聪凭借《末代皇帝》获得了最佳配乐奖。彼时苏聪刚刚从央音毕业没几年时间,正是意气风发。

    但是这些人在拿奖的时候,要么已经拿到外国国籍,要么是在国外扎根了。

    周彦可是正儿八经的中国人,并且连去外国深造的经历都没有,所以这次周彦拿到提名,也算是一个突破了。

    这说明一个问题,国人并不是一定要去国外混,才能去竞争这些奖项。

    而且这次周彦跟苏聪的情况还不一样,当年苏聪只是参与《末代皇帝》的配乐,负责的内容非常少。

    大部分人提到《末代皇帝》的配乐,首先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