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山西巡抚

    第六十四章 山西巡抚 (第2/3页)

,张煦大喘了一口气,微微颤颤的说道:“身子骨已至如此,安儿早点为老夫置办好后事。”

    一听这话,儿子顿时哽咽了,看着父亲满头白发,语气伤悲得回道:“爹,别乱说,您老好着呢。”

    张煦一打手,“我自个的身子我能不知道,你不用宽慰我,明年我就七十三了,按老历我也算长寿了。”终于到了院子里的凉棚下,待坐安后,张赞安赶紧沏了一杯凉茶送到父亲手边,张煦接过茶水抿了一口,轻吐了一口气,说道:“这段时间山西没出什么大事吧?”

    张赞安年近四旬虽有功名在身,不过父亲身体不好,大哥远在湖北任职,幼弟年仅十岁在西安府的家里读书,自己只能替兄弟们侍候父亲,同时做父亲的参赞,坐在一旁接道:“山西平安着呢,没什么大事?”

    “那就好,所有的政事都压在萃臣身上,老夫对他不住啊!”萃臣是山西布政使胡聘之的字。

    张赞安偷瞄了父亲一眼,略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爹,你不出门,不知道外面的传言,现在山西官场上都说,山西只识布政使不见巡抚,好像整个山西就是他胡聘之做主似的。”

    张煦看了儿子一眼,“你呀,不需要为我鸣不平,他们都是井底的蛤蟆,随他们说去,要说萃臣的能力,也是举朝上下数得着的,就是跟着李少荃(李鸿章)、张香涛(张之洞)等一派洋臣学的就喜欢搞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儿子听说胡藩台不仅颇得李中堂的器重连太皇太后也颇多赞赏。”

    “如今朝堂之上对这些搞这些乌烟瘴气的洋玩意的人过多偏爱,这不是什么好兆头,老祖宗教导我们诗书传家,忠用体国,乃亘古不变之理,学什么中体西用,耕事问农,用事问仆,本应是各司其职,西洋景再花哨解决不了眼前事,唉,不说了,幸得萃臣也是知进退的人,在山西没有玩那些花花哨的事情,至于名势,我已经是土埋半截的人了,早已是身外之物,随它去。”

    张赞安低头思索一会,抬头轻声说道:“听说浙江最近不稳,洋人也闹,地方上也是闹个不停,不是洋务就是织物出口,矿工闹饷,洋人闹着多开口岸,这种事情往年都是张香涛,左季高这类通洋务的人前去处理,现在左季高(左宗棠)故去也有七八年了,张香涛、刘岘庄(刘坤一)老迈,李中堂顶天支柱,数来数去也就也就胡萃臣能前往了,估计也就几个月的光景,朝廷的旨意就下来了,到时候,山西还得靠父亲辛苦啊!”

    “唉,本想着残喘余生,奈何朝政多艰呢,到时候你帮着为父多操劳一下吧。”

    就等着这句话呢,“哎!”张赞安高兴的心脏都快跳到喉咙口了,以后胡聘之一走,父亲不能用事,那山西还不是他张赞安说的算,想想自从胡聘之来了山西之后,自己就没有体会那种众人威服的权力,这玩意跟大烟似的,一段时间不吸几口,真是想念的紧。

    当张赞安正思绪飞扬,畅享未来好时光的时候,管家突然来报,“布政使大人前来探望老大人”甭管张煦对胡聘之印象如何不好,但是同级官员过来拜见,当然要以大礼相待,吩咐儿子开中门,亲自去迎接,自己在老仆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

    胡聘之在身侧张赞安的指引下,来到后堂大院,看到张煦弓着身子在仆人的搀扶下站着迎接,当即三步跨作两步,走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