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甲午阴云

    第一百三十八章 甲午阴云 (第1/3页)

    朝廷的邸报很快就传到了浙江,其实朝堂上的消息不到两日就已经随着电报传到浙江布政使衙门,电报这玩意可以说是大清国发展最快的洋物件,到1894年里程已经到了七万多公里,使得上情下达,1882年李鸿章率先使用电报指挥淮军入朝控制“壬午兵变”。不过大概的事情发展简直如乡宁的“村夫”所说的一模一样,就连步骤都是如出一辙,胡聘之大汗淋漓,手里攥着半年来与山西乡宁所有的通信,朝鲜事变,我朝应援,日军一方面极力促使我朝出兵,一方面小动作不断,这第一步,第二步,事情的发展好像就是那个乡宁的小知县安排的一样,往下细看第三步的变化,日军必定与我军同时入朝,驻扎朝鲜汉城,肆意挑衅,期待与我大清发生冲突,第四步日军大肆增兵,撕毁合约,战争被点燃了……

    一封一封的信件,一页一页的纸张在手中滑落,以前心理的侥幸,现在如同在眼前上演一样,胡聘之大吼一声,将桌上所有的信件拨撒在地上,“黄口小儿,不值一信!”然后瘫在椅子上,胡家的大夫人带着丫鬟在门口待了半饷,见老爷差不多气顺了,把丫鬟手里的茶杯接在手里,独自一人抬脚步入厅堂。

    “老爷已不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了,气坏了身子不值当的。”一边把茶碗放在胡聘之的身边,一边弯腰一张一张的捡起散落一地的信纸。看看已是暮年两鬓微微发灰的妻子,胡聘之一句训斥的话都说不出口,“你说,这个国家这个朝廷真的完了吗?”

    胡夫人顿时左右瞧了瞧,小声的说道:“老爷怎么什么话都能出口,这种不敬的话,老爷还是少说。”

    胡聘之无奈的笑了笑,“真能尽人事听天命了,让刘先生过来,老夫起草一份奏本递上去。”

    “我这就叫人请刘先生过来,不过老爷咱这不该讲的话就不说了,刘师爷不是外人,但是日子久了难保不传出去闲言碎语的,对老爷不好。”

    胡聘之看着老伴一脸的担忧,心中一暖,“行,我也是知命之年的人了,不是涉世未深的孩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还是知晓的,你且放心,去吧!”

    在刘师爷的帮助下很快一份劝诫的奏本就写好了,以前虽说上奏过警示日本的奏本,但是都是提醒,这份可是真正的事实劝诫。过去的奏本都是走海路一路上京,但是时日寻多,这次干脆直接在电报房发到北京,有北京的家属接电后重塑一份上本。

    很快奏事处就接到浙江布政使奏本,封疆大吏的奏本直接递给宁寿宫处的李公公,知道老佛爷喜欢掌控地方重臣,李莲英不敢懈怠,赶紧报给慈禧。

    这一封奏本可是把慈禧惊的不轻,不是朝鲜出事吗,怎么奏本上说着说着大清和日本国要打起来了,但是胡聘之是浙江的封疆大吏,朝廷重臣,绝对不会无的放矢,很多预警消息的确的发生了,但是要说区区的小日本国要跟自个打仗,慈禧还是觉得有些不大可能,不过心里还是闹得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