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战绩:7.5亿!【求订阅】

    第189章 战绩:7.5亿!【求订阅】 (第1/3页)

    李云海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林芝一直在卖力的推销。

    沈秀兰英语不好,干脆捧着李云海制作的话术稿,照本宣科的向外商介绍。

    这些外商,有来采购碳粉的,有来采购CCA的。

    TIME和科学两本杂志,都说东洋人的CCA不够环保,那么可以推测出来,用不环保的CCA生产出来的碳粉,自然也是不环保的。

    所以碳粉也应该采购光彩牌碳粉。

    一个事情,没有人捅破之前,所有人都习惯成自然,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

    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旦被人喊破了,渐渐的所有人都会醒悟过来。

    在光彩CCA发明出来之前,没有人觉得东洋CCA有什么不对。

    TIME和科学杂志上的文章,就像童话世界的那个孩子,大喊了一声:“看,他没有穿衣服!”

    于是比荒诞更荒诞的事情就发生了。

    一个顾客也难得进门的四海耗材厂展位,忽然间顾客盈门。

    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有了因特网,但还没有普及。

    人们对纸质媒体的信任度是极高的,尤其是像TIME和科学这两本杂志。

    李云海又成功的接下了一个50吨CCA的订单!

    林芝也谈成了一个100吨碳粉的订单!

    沈秀兰谈得比较慢,还在念着稿子向客人介绍。

    这时,郭婉华走了过来。

    她每天都会过来和李云海聊上几句,彼此问问生意情况。

    当她看到这么火爆的场面时,不由得大感惊讶,站在外面问怎么回事?

    李云海见着她,便笑着喊道:“郭姐,你来得正好,你有时间没有?”

    郭婉华回答说我有时间。

    李云海拿出一份培训林芝的话术材料,递给郭婉华:“你帮我招待一下外商,该说的话,这上面都有。”

    郭婉华接过来,飞快的浏览了一遍。

    她在香江长大,又在香江读过女子大学,结婚之后帮丈夫做生意,不论是英语口语,还是销售手段,都非林芝和沈秀兰所能及。她很自然的和外商攀谈起来。

    郭婉华一袭鹅黄淡雅长裙,墨发侧披如瀑,长身玉立,娉婷袅娜,声音形象气质俱佳,有她这样的人当推销员,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不仅国人看凑热闹,外国人亦然。

    冷淡的展位少人逛,多客的展位挤破墙。

    很多来往的外商,看到这家展位围满了人,而且很多人一看就是有地位的人物,不免讶异,自然会驻足打听观看。

    于是四海耗材的展位外面,站满了观望的外商,他们彼此议论,指指点点。

    郭婉华促成交易的本事真是厉害,面对有需求的外商,她只用了十几分钟,就谈成了一个100吨的CCA的采购单,订单金额达到了1100万美元。

    她对李云海的工厂情况略知一二,悄声问道:“伱接这么多少订单,产能跟得上来吗?”

    四海耗材厂现有的CCA产能只有600吨每年。

    库存的100多吨CCA,早就被李云海之前接到的几个订单给销售一空。

    郭婉华接的这个100吨大订单,需要赶工生产才能发货。

    李云海才不管这么多,现在他是卖方市场,全世界的耗材原料商,都来找他订货,他当然是来者不拒。

    一方面,他可以在签订合同时,注明发货时间;另一方面,他也可以加紧时间进行产能的扩建。

    只要有订单,其他问题,李云海都能解决好。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世事就是这么奇妙。

    李云海昨天还在为库存的100多吨CCA卖不出去而发愁。

    今天他却要思考怎么样快速的扩大产能。

    人生的大起大落啊,来得太快了!让李云海感受到了开单的快乐,也让他享受到了天上掉金钱的幸福。

    一直忙到下午六点,广交会要关门了,李云海他们还在谈订单的事。

    李云海跟外商说,想了解光彩CCA的朋友,请明天早上九点来广交会。

    结束了一天的疲惫,李云海盘点了一下。

    截止目前为止,广交会开幕以来,四海耗材厂总共接到了300吨的CCA订单,1万吨的碳粉订单。

    CCA的订单金额,达到了3300万美元。

    碳粉的订单金额,达到了5500万美元!

    两项总计是8800万美元!

    林芝和沈秀兰简直高兴得要发疯了!

    这么多的美元啊!

    郭婉华也为李云海叫好!

    李云海请她们到外面吃了饭,便回到宾馆。

    当务之急是要扩建产能!

    300吨CCA,以他现在工厂的产能,需要半年才能生产出来。

    而采购商肯定等不及。

    李云海已经十分精明的和各大采购商达成了供应协议,就是分批量供应。

    但他再分批量供应,现在的产能还是严重不足。

    李云海打电话给林小凤,商量紧急扩大产能。

    林小凤听说广交会上接到这么多的订单,大为感叹!

    她对李云海的崇拜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还好李云海有先见之明,在采购生产设备的时候,已经多订了两条生产线,只不过没有启用。

    他知道CCA和碳粉拥有巨大的市场,但前期也不敢盲目的生产。

    所以预留两条生产线是最好的办法。

    只要有了订单,有了生产需求,立马就可以启动那两条生产线。

    三条生产线,CCA的产能达到了每个月150吨。

    目前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用。

    李云海又让林小凤订购了三条CCA生产线。六条生产线,每个月的产能达到300吨,再对订单进行分批次交货,应该够用了。

    除了加装生产线,李云海还得招人。

    李云海之前招了300个工人,其实人数是富余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意变好的时候,不至于临时招工。

    工厂现有的工人,足够应付三条CCA生产线的生产。

    已有的另外两条生产线,只需要启动,便立即可以投产。

    但新订购加装的三条生产线,要额外招工。

    李云海感觉到,自己身边的得力人手不够用。

    要是多几个像郭婉华这样的人帮自己,那生意肯定能做得更大。

    安排妥当,夜已深沉。

    林芝安静的躺在床上看书,等李云海上床来。

    李云海匆匆的冲了凉,扑到了她的身边。

    林芝放下手中书,搂住了他,高兴的说道:“没想到TIME杂志的文章,比广告还要厉害!能带来这么多的订单。”

    李云海轻抚她光洁的后背,说道:“这叫软广告,影响力非一般的广告可以比拟。如果我们打的是广告,采购商即便看到了,也不会这么快过来订货。但TIME和科学杂志不同,他们的影响力极大,也更让人信服。”

    林芝问在哪里能买到TIME和科学杂志?她真的很想看一看那两篇文章。

    李云海说你不别着,我让那两个记者给我寄了几套到西州,到时我们回到家里,说不定就能收到货了。

    林芝嗯了一声,缓缓的闭上双眼,呼吸也变急促。

    每次看到李云海获得巨大的成功后,林芝都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就是特别有感觉,特别想和他恩爱!

    这是女人对男人的崇拜,是对男人力量、实力的致敬!

    李云海轻轻吻上她的唇。

    两人自有一番恩爱。

    广交会进入到最后两天的倒计时。

    李云海的展位,再次迎来了一波订购潮。

    郭婉华知道他这边繁忙,不用李云海相请,主动过来帮他的忙。

    李云海便安排沈秀兰负责签订合同和清点钱财。

    林芝和郭婉华两个人,则和采购商推介产品。

    李云海负责和采购商谈判,确定合同细节。

    四个人分工合作,效率极高。

    订单成交的事情,是很奇妙的。

    后来者看到前面的人个个都成交了,而且订单金额都十分巨大,他们也会下订单。

    一个采购商,从进门到了解产品,再到签订合同成交,交付定金,一系列操作下来,至少需要一两个小时。

    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合作,人家虽然看到了TIME和科学杂志的推荐,但也不可能一来就直接下订单,他们得很详细的了解光彩CCA和碳粉,要看到实际的打印效果,有的还要了解四海耗材厂本身。

    在80年代中前期,全球的打印和复印,都是以黑色为主。

    因此,李云海的四海耗材厂,接到的订单,也是以黑色碳粉最多。

    到1985年的时候,彩色复印机已经开始慢慢的普及。

    一些高端的企业,机关单位,也会购买彩色复印机。

    而彩色CCA和彩色碳粉的价格,比起黑色的来,价格又要翻倍。

    像东洋人的彩色CCA,价格直接翻了十倍。

    李云海的光彩牌,彩色CCA是黑色的两倍,22万美元一吨。

    这个时代的彩色复印机,大多数是4色的。

    采购彩色CCA,就要四种颜色一起采购。

    因此彩色的CCA,不管是销量,还是价格,都是成倍的翻升。

    接订单接到手软的状态,一直维持到广交会最后一天。

    在最后一天的下午,李云海的展位,终于空了下来。

    郭婉华笑着问李云海,这几天接到了多少订单?

    李云海算了一下。

    昨天和今天上午,一共接到了250吨CCA的订单,1.2万吨碳粉的订单。

    CCA的订单金额是2750万,再加上碳粉的6600万,一共是9350万。

    再加上之前的8800万,李云海在广交会上,总共接到了1.815亿美元的订单!

    郭婉华这么优雅的人,也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这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