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扫墓,时代的最后余晖

    第一百一十章:扫墓,时代的最后余晖 (第1/3页)

    洛阳,史官奋笔疾书。

    【建武九十八年,四方天庭齐坠之后,天庭似逢大变,有剑阵通天!】

    【后,有仙神亲言,天帝陨,天庭无主。】

    【人间无灾,风调雨顺,此后万年,年年如是。】

    ………………

    “第一次伐天的时候,项羽死了。”

    一处大湖之畔,披着残甲的刘邦低头叙述道:

    “至第二次伐天时,秦穆公、李斯、蒙毅.都战死了。”

    “第三次伐天,拜张良为上尊,再击苍穹,惨败。”

    听到这里,陆煊的眉头跳了跳。

    刘邦深吸了口气,继续叙述:

    “余部都一逃而散,大汉开始衰落,直至亡灭,我那后人刘秀被天庭选中,承接天命,再立新汉,自号天子.”

    说着,这个老人忽而泪流满面:

    “而伐天失败的残军各自奔逃,遭天庭几次三番围剿,武安君被戮于西海,张良于成亲之日,在北海深处遭灾”

    陆煊手中的茶杯被他捏成了粉碎。

    他轻声问道:

    “其余人呢?”

    “不知道。”

    刘邦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困惑的神情来:

    “通晓未来的异人大多战死,余下则随着始皇一起失踪了,很蹊跷,我查探了许多年,无有所获。”

    陆煊蹙眉,牵动因果,洞察前后,可以明析的是严叔等人似还活着,但看不见下落。

    他仔细排查,心情逐渐的沉重了起来,因果昭示,陈家兄妹中的陈树死去了,张化田也被斩灭,李玉同更是连魂魄都消泯,断绝轮回之机!

    陈叶、王之瑶、路重瞳等故人则与严叔、老天师一般,下落不明。

    陆煊心头抽疼。

    他之故人,说少不少,但绝谈不上多,

    三次伐天,从秦穆公到李玉同,再到陈树、张化田等,运气好的投入轮回,运气差的.魂飞魄散!

    正了正脸上的青铜面具,陆煊轻轻叹了口气。

    半晌,他站起身,似乎消沉,道:

    “我已知晓.我去见一些故人,扫一扫墓,你且去吧。”

    刘邦忽的拜在地上,凄笑道:

    “帝尊,我之旧人也死绝了,妻灭兄死,嫡亲的儿子、孙子也都不存,您可带上我么?”

    陆煊凝视着这位汉高祖,轻轻在他头上一抚:

    “走吧,允你随我走一段岁月。”

    “是,帝尊!”

    两个满身沧桑者结伴,走至一处连绵坟土,都是伐天之战中死去者的大墓,

    走过一处处墓碑,洒上一杯杯仙酒,陆煊最后站定在秦穆公的墓碑前,略微失神。

    真要说起来,他与秦穆公相识相伴的时间算是最长的之一了,

    从春秋开始,伐齐,布道,再至秦朝岁月

    将手掌放在墓碑上,静静感应,陆煊轻轻颔首:

    “投胎去了么?也好,也好”

    他将最后一杯仙酒给洒在了这一处坟土上。

    离开墓群,陆煊带着刘邦一路向北,并未飞遁,只是慢慢的走着,看人间诸事,目睹红尘烟火。

    天庭坠落的第一百年,两人走至海域深处,最后来到一方孤岛上。

    这片海域的生灵都不俗,沾染龙血、仙血等,凶煞十足,数次朝着两人发起袭击,但却难以近身。

    上了岛,陆煊走至一处腐朽的小屋前,屋里蒙着厚厚的灰尘,

    可以看见枯烂的灯笼、只剩小半截的残烛等事物,墙壁上还贴着已然模糊不清的‘喜’字。

    陆煊手执天尊青灯,照亮这一片小屋,在玉虚琉璃灯的烛火映照中,他看见过去的场景。

    青年和少女在屋内拜堂,外头是杀声震天,雷音滚滚,

    礼毕之后,二人并未走入洞房,青年将女子击晕了过去,沉入海底,独自走出木屋,迎上高天。

    “张师兄”

    陆煊忽然垂泪。

    他走至木屋后头,这里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