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刘禅:迁都刻不容缓

    第四百六十二章 刘禅:迁都刻不容缓 (第1/3页)

    就在马谡巡镇关中的时候,成都上下已经沉浸在北伐胜利的喜悦之中。无数老臣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老泪纵横,尚书台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十三年了,他们自刘备死之后,渡过了绝望的黑暗五年。在最艰难的时刻,很多老臣都一度觉得国家前途无望了。

    但是最终,朝廷在诸葛亮的一手支撑下使得大汉渡过了难关。又在马谡开挂般的征伐下,征战八年时间,硬生生把局势又扭转了回来。

    所以当长安光复的消息传回来时,所有大汉臣子无不喜笑颜开。一边庆祝国家的重大胜利,一边相互感慨终于熬过来了。

    这些年走过来,大家都不容易啊。

    其中不少元从派的后人,比如远张绍等人不约而同的回家祭祖。在这个喜庆的日子第一时间告诉先考,北伐终于胜利了。

    不过,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刘禅却并不是很高兴。

    因为他又被尚书台拉上加班了。

    “蒋卿,朕明白迁都一事意义非凡,但朕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匆忙的迁都?”刘禅无语的看着摆在他面前的一摞摞公务,在董允的监督下开始一边处理政务一边盖章。

    事实证明刘禅虽然不是个傻子,但处理政务的能力确实挺平庸的。很多地方都得蒋琬费祎处理的差不多,只留下盖章流程刘禅才能处理的了。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刘禅在诸葛亮死后十六年的时间,都未能真正完成对朝堂的整合吧。

    “陛下,这是丞相的建议,他认为现在务必要尽快开始迁都事宜,否则可能拖累未来的东征进城。”对于刘禅的抱怨,尚书台已经习以为常了,但费祎对此耐心的解释道。

    “迁都一事不仅仅是意义非凡,主要是其要处理的事务实在太多了。根据尚书台的预测,此次从成都迁都长安不仅耗费众多,而且时间非常漫长。”

    “大概得有三年左右,朝廷才能完全从成都迁至长安。而这期间显然是无法开展东征的,这无疑会拖慢大汉一统天下的时间。”

    事实上,迁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