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二 狮子大开口

    三零二 狮子大开口 (第1/3页)

    和别的世家两头下注不一样,吴家善懂明哲保身之道,从来不参与天下势力的纷争,如此一来,最终不管谁夺了天下,都得让天下安定,重新建立起秩序,恢复安稳。

    而吴家在江东底蕴深厚,根深蒂固,影响力涉及方方面面,想要稳固江东,就得拉拢吴家。

    当初楚太祖那么强势,也不敢将整个吴家灭族,仅仅只是剪除了吴氏主脉,依旧要拉拢吴家。

    若是参与了天下势力的纷争,结,那结果就不一样了,任何天下之主都不会允许一个势力东山再起的,一定会想办法剿灭。

    这个陈墨,千方百计想拉吴家下水,也不想想他的出身也配。

    ……

    吴长林离开了,陈墨叹了口气,他是真想与吴家结为亲家的。

    毕竟若是能和吴家结为亲家,能少走很多弯路,能得到他们的一部分子弟和资源,还能借助吴家的影响力,招揽贤才。

    如果能执行到位,他手下内政人才匮乏的窘境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在大宋皇朝,不识字的百姓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剩下的那百分之十会识字的,几乎都出自各地的世家乡绅。

    这也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朝廷只能打压世家,无法消灭世家。

    因为朝廷想要治理天下,就得依靠世家,你总不能任用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帮你治理州县。

    好,就算你排除众议,真得任用一个不识字的平民帮伱管理州县,他上任后,能当多久?下面的人听不听他话?

    所以,皇帝知道世家无法消灭,只能打压,所以科举诞生了。

    虽然科举制使得政治上升的途径更加公平和平等,并且扩大了官员的来源,但大部分考中科举的人,依旧出自世家大族。

    不过吴家不愿,他也不能强行纳娶。

    发动战争,是要借口的。

    这个借口,得让你站在大义上,而吴家并没有惹他。

    另外,他目前想的是休养生息,陇右、丰州那边都有战事,他可不想和吴家平白无故的开战。

    ……

    今天是宣和九年八月三日,天气不错,风和日丽,暖风习习。

    陈墨先后收到了耿松甫和南宫家的密信。

    耿松甫的建议,和陈墨所想的一样。

    而南宫家的密信,让陈墨心头大好。

    南宫家急了。

    它终于知道急了。

    陈墨没想到,南宫家竟然有一支近五千人的水师在天师军中,被围困在丰州,想让他出手搭救。

    按理说,陈墨纳了南宫如,和南宫家算是“一家人”,搭救是理所应当的。

    但谁都不是傻子,陈墨知道南宫家是两头下注,而天师军那头下得注的更多,自己这里下得注少。

    而南宫家又并不想和他牵扯的太深,要不然也不会宁肯送个旁系女过来当妾,也不肯让嫡女嫁给他为妻。

    这样做的话,就算他这里船沉了,南宫家大不了放弃南宫如,任南宫如自生自灭,就当投的这份钱打水漂了。

    但嫡女不同。

    只是没想到现在是天师军那条船沉了

    就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