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码头帮人钓大鱼

    第一百二十二章 码头帮人钓大鱼 (第1/3页)

    看完电报后。

    李多鱼见周晓英好奇的样子,便跟她说道:“是要买海带的。”

    “真的。”

    周晓英脸上满是笑容,知道仓库还有很多海带后,她还是有点担心的,怕卖不出去。

    李多鱼点点头。

    “我骗你做啥,你老公的海带可好卖了,别人都抢着要,我都不舍得给。”

    “你就吹吧。”

    李多鱼吃完晚饭后。

    从抽屉里,掏出了一张名片,随后又拿了个信封和信纸,随后用老婆的英雄牌钢笔。

    简单写了封信。

    大意就是:价格可以,收到信后,可以到岛上来拉货,我这些天会在码头附近等伱们。

    写完后,李多鱼将信塞到了信封里,用米糊封住了信口,并贴上了一张两分的本地风景邮票。

    接着到码头那边,把信投到那个墨绿的邮筒里面。

    在这个年代,大家要想联系的话,就只能通过信件这种方式,每天岛上进出的信件数量,还是蛮多的。

    可由于客船只有一趟,岛上的邮递员一般会早上来收信件,然后转交到镇上。

    如果只寄到榕城,差不多两三天应该就能收到信。

    寄完信后。

    李多鱼心情大好,便坐在码头上抽了只烟。

    说起来,他前世好不容易把烟给戒了,没想跟这群老烟枪们在一块,又把烟给点上了。

    这个年代的烟,味很足。

    很上头。

    而就在他抽烟时,发现码头那边居然有人拿着手电筒在钓鱼。

    便走过去看两眼。

    李多鱼记得,这个年代海边的钓鱼佬还是比较少见。

    关键是渔具鱼竿质量不行,别说碳纤维了,玻璃钢都见不到,用的大多都是竹竿。

    钓带鱼、钓鱿鱼,钓一些小鱼还可以,要真钓到一二十斤的海狼鱼,或者爱钻洞的石斑。

    爆竿切线是必然的事情。

    而制约着当时海钓行业的最根本原因,则是鱼线和鱼钩。

    后世大家都选不过来的鱼线,对线的钓鱼佬来说,简直就是个奢侈,而国内生产的透明鱼线,拉力非常差。

    根本就别想钓大鱼,一个发力,必然爆竿断线。

    如果用的是那种带圈圈的银色鱼钩,那就是负负更负,总有个环节让你出问题。

    好在担担岛跟“外界”接触的早,能换到的“东西”也比较多,就比如他那捆延绳钓组。

    从线到钩全都是岛国来的“舶来货”,这也是他当初能钓起那条大鲈滑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这个年头,有船的渔民大多都是用手绳在钓鱼,有条件的都是直接上排钩。

    毕竟渔民是靠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