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买个烟花,顺便做一笔生意

    第二百八十九章 买个烟花,顺便做一笔生意 (第1/3页)

    农用车上的师傅,操着一口外地的口音说道:“这个24响的节节高烟花,15块。”

    “36响的大地开花,20块。”

    听到这个价格后,李多鱼猛吸一口冷气,这大过年的,感觉钱不像钱的样子。

    一个烟花顶普通人半个月的工钱了,难怪摆了这么久,都没有人买。

    旁边围观的大爷大妈也说道:“你们这卖的也太贵了吧,你这烟花里面装的是白银还是黄金啊。”

    “一个烟花都可以买一双上等的皮鞋,有几个买的起啊。”

    见围观的人群里,有不少抽烟的大爷,两个摊位赶忙说道:“大爷,您可别抽啊,这要是给点了,咱们都得玩完。”

    李多鱼扫了眼,车上除了烟花爆竹外,还有不少电光花,窜天猴,地老鼠这种小烟花。

    除了这些外,车上还堆放了不少的海鲜干货。

    李多鱼瞥了眼烟花包装上的生产地址,大致已经猜出来,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这辆农用车不单有遮雨棚,还有股很浓的海鲜味,明显就是内地来沿海购买海鲜干货的。

    在这个时代,像他们还有种称呼,那就是倒爷。

    倒爷有合法和非法的,他们这种应该属于合法的那种。

    应该是临近过年的原故,就把家乡那边的特产烟花拉到这边来卖了,这样就不会空车了,两头都可以挣钱。

    李多鱼笑道:“兄弟,听你这口音是浏阳那边的。”

    听到这话,三位卖烟花的贩子眼睛亮了起来,其中一位年纪大点的摊贩,笑道:“你去过我们浏阳啊。”

    李多鱼随口一说:“以前,跟一位卖蚊帐的朋友去过一趟,看过你们那里的花炮,确实很漂亮。”

    一位年纪较大的摊贩自豪道:“这还真不是吹,全国的花炮啊,我们浏阳说第二,还真没人敢说第一。”

    让李多鱼意外的是,这位大哥也挺健谈的,说起了一些往事来。

    “当初,我就是认识一位去我们镇卖蚊帐和粗马表的兄弟,这才知道你们尚峰镇的,

    说起来,前两年我们还经常来你们镇进货,行情好的时候,一年都要跑上十几趟,没想就两年不到的时间,一切就都变了,连卖茶,修表的都没有了。”

    李多鱼笑了笑,自然知道这位大哥说的是啥:“没办法啊,形势比人强。”

    “对了,大哥,我多买点烟花,能不能算我便宜点。”

    卖烟花的大哥,听到李多鱼这话后,稍稍有些纠结:“可以是可以,不过低于一百,我可没法给你打折啊。”

    “那肯定不会低于一百。”李多鱼看了眼农用车上的烟花,思考了番:“那个24响的蒸蒸日上来两个,36响的大地开花也来两个。”

    “就这四个烟花可不够啊。”

    李多鱼说道:“别着急,我还要买一些给小孩玩的,你们这个电光花、地老鼠、窜天猴,怎么卖的啊。”

    “这个电光花一包二十根,五块钱,地老鼠一盒十个三块,窜天猴一把也是两块。”

    李多鱼觉得价格还算可以:“那这样吧,电光花、地老鼠、窜天猴每样各来五包。”

    见李多鱼买这么多,买烟花的大哥惊道:“你这是买回去自己放,还是买回去卖啊?”

    李多鱼笑了笑:“自己放的,就是家里的孩子多,买回去给他们耍耍,过年吗,不放点烟花爆竹,哪里叫过年。”

    “你这话中听,在我们那,过年不放烟花,这年就像没过一样,等一下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