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叉叉年入了叉叉党

    第三百一十章 叉叉年入了叉叉党 (第1/3页)

    当李多鱼回到村里时,没想这事的传播速度还挺快。

    已经在岛上传开了。

    对渔民肯定有影响,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三叔家的拖网船,正在收拾拖网,看情况是要出海的样子。

    码头上的渔民说道:

    “你们是真不怕啊,都出那样的事了,还敢出海捕鱼。”

    拖网船上。

    二叔公用布擦着一杆枪说道:

    “怕个锤子,我们这帮人在海上漂了几十年了,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还怕这帮兔崽子。”

    “真敢来的话,一枪一个直接崩了他们。”

    渔民笑道:“搞的好像你枪法很准一样,到时候,别连鸟都打不到。”

    “你个臭小子,是老曹家的吧,信不信我让你爹修理你。”

    “他早就打不过我了。”

    才刚回岛的李多鱼,看到这幕后,忍不住笑了起来,二叔公好像特别喜欢跟年轻人拌嘴。

    见三叔他们要出海,李多鱼也上船简单聊了几句。

    “三叔,真要出海啊。”

    三叔拿着香,对着天后宫的方向虔诚拜了拜,随后将香插在了船头上。

    “不出海不行啊。”

    “去年就跟水产公司那边说好了,要给他们捕捞一个月的剥皮鱼。”

    听到要捕捞剥皮鱼,李多鱼愣了会,剥皮鱼也就是绿鳍马面鲀。

    在这个年代,这玩意只排在四大海鱼之后,可经济价值却没有四大海鱼高。

    在他们这里,剥皮鱼又叫老鼠鱼,这货刚被抓起来时会吱吱叫的声音,且剥皮完后,看起来,还真的有点鼠里鼠气。

    在八零九零年代,剥皮鱼是非常常见的鱼类,有时候拖网船拉到了,就是满满一整船。

    这东西在后世一斤能卖到五六十,可在这个年代,却不受渔民欢迎。

    一旦捕捞到后,都会大呼亏本,因为这货就比杂鱼的价格好点。

    一斤差不多在八分到一毛间,鱼身比较扁,出肉率完全没法跟四大家海鱼比。

    还有就种鱼,鱼皮非常硬,必须要剥皮才能吃,且这鱼捕捞上岸后,不快点剥皮,把鱼内脏取掉的话,很容易就会出现了酸臭味。

    而船员,捡鱼、补网都来不及,哪有可能杀鱼剥皮,并把鱼肉保鲜起来。

    这也就导致剥皮鱼到消费者手中,味道往往没有其它海鱼鲜,这也直接导致它在这个年代,注定卖不上价好价钱。

    剥皮鱼虽然渔民不喜欢,可水产加工厂那边对剥皮鱼的需求量却挺大的。

    拖网船一旦遇到剥皮鱼群后,并不会卖给码头那边的鱼贩子,而是直接拉到水产公司那边。

    因为剥皮鱼肉非常适合做烤鱼片,烤起来后的鱼肉一丝丝,可以当成零食撕着吃。

    而这种烤鱼片,在国内的销量非常好,很多人只知道是鱼片,可压根就不知道是剥皮鱼做的。

    而有些品质好的烤鱼片,甚至可以直接出口赚外汇。

    见三叔已经跟水产公司有约,李多鱼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象征性问候了几句。

    “好吧,那三叔你们注意安全,晚上记得守夜,不要睡的太死,听说那帮人最喜欢摸黑上船。”

    其实,三叔出海这件事,李多鱼反而不怎么担心,因为群众就是喜欢听风就是雨。

    相反的是,三叔这个时间段出海才是最安全的。

    自打出事后,现在海上全都是巡逻船,且还是高强度巡逻。

    但凡海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