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资本家什么时候慷慨过(二合一)

    第三百三十一章 资本家什么时候慷慨过(二合一) (第1/3页)

    担担岛的这次接待非常的成功,岛国考察团的贵宾在岛上非常的开心,甚至还有人喝高了。

    “李桑,你这个什么酒啊。”

    “这个是我们本地的青红酒。”

    “非常不错的酒,能不能送我们点,我要带回去,给我们那里的人喝一喝。”

    “当然没问题。”

    他们都对笔架、还有烤鳗鱼赞不绝口,可刘师傅做的那些中式菜品却都没怎么吃,大多都是象征性地动一下筷子而已。

    考察团的人离岛后。

    看着那一桌桌剩菜,刘师傅眉头整个拧在了一起,为了不浪费,只好把剩菜重新热一遍,请今天参与接待的村民来吃。

    头尾忙活了一整天的村干部张金沙,吃了口八宝鲟饭后,忍不住说道:

    “绝了,这个鲟饭也太好吃了,又甜又香。”

    “这么好吃的东西,这些岛国人居然不吃,真是有够浪费的。”

    石头笑道:“他们要是喜欢吃的话,那咱们就吃不到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陈文超看着一整桌的美食,却只是扒拉了几口,然后拿出了好几个银色的铝盒,打包了不少东西走。

    “小超,是真的疼老婆。”

    “小兰快生了吧。”

    “好像就这一个月。”

    见大家都吃的这么开心,李多鱼也自掏腰包,买了好几箱啤酒,犒劳这些帮忙的人。

    “今天,这些天真的辛苦大家了,吃好喝好,要是菜不够的话,我再给你们炒点去。”

    “多鱼,一起来喝一点吧。”

    “你们先喝,我刚刚已经吃过一轮了,消消食后,等会再来。”

    村民吃得非常开心,可刘师傅却开心不起来,他被打击的坐在一旁抽起闷烟来。

    这些菜明明都很不错,他也非常用心去做了,可那些岛国人就是不喜欢。

    刘耕升抽了口烟:

    “李主任,我就不明白了,他们怎么就那么喜欢你弄的那几道菜,可就是不吃我做的那些菜啊。”

    李多鱼皱着眉头,琢磨了会,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

    总不能说,我在那边当了二十多年黑工厨子,对他们非常了解吧。

    虽然岛国也有很多中华料理,但生意都算不上特别好,哪怕大家去了中华料理店,点最多的,也是蛋炒饭,至于国人日常吃的那些菜品,岛国人确实不是很喜欢。

    去年去长崎考察时,考察团有不少人吃不惯他们当地的口味,也是饿了整整一个月。

    “可能是口味不同吧,他们好像更注重食物的新鲜度和本身的味道,口味也比较清淡点。”

    被李多鱼这么一提醒,刘师傅恍然大悟,好像还真是这样,这些人更喜欢吃那些原汁原味的东西,反而那些色香味俱全的菜品,他们并不是很爱吃。

    而他自己一拿到食材,就想着把食物变成自己想要的味道,从而忽略了食物本身的味道。

    李多鱼瞥了眼,就知道刘师傅想歪了。

    “每个地方口味都不一样,没必要特意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就好像我们上面那个省,不放辣就不知道该怎么做菜,我们哪里吃的习惯。

    其实,我就挺喜欢吃刘师傅你做的菜,尤其那道南煎肝,说不定是咱们榕城做的最好的。”

    刘耕升笑了笑:“你这马屁拍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接。”

    刘师傅看了眼李多鱼的手,问道:“看你刀功那么扎实,应该挺会做菜的吧。”

    李多鱼笑了笑:“还行,就擅长那么一两道菜吧。”

    “以后,有机会来榕城的话,咱们一起切磋切磋。”

    “好啊。”

    刘耕升收拾完东西,也离开了担担岛,回到了榕城。

    考察团离开后。

    村子的人松了一口气,码头那边有人抽完烟,也不再丢垃圾堆里了,随手就给弹海里去。

    “还是这种感觉爽啊。”

    ……

    在考察团即将离开榕城的前一天,李多鱼被叫到了榕城那边,因为有一场签约仪式需要他也参加。

    签约仪式当天,在组织的主导下,双方签下了十几个合作项目,而跟担担岛有关的就有两个。

    长崎渔业协会那边,打算正式采购担担岛的海带。

    而长崎那么鳗鱼厂的老板,还跟李多鱼单独签订一份合作协议,向李多鱼购买了五万尾半斤规格的鳗鱼。

    一斤鳗鱼的购买价格,高达五块钱,也就是说,如果五万尾全部卖出去的话,李多鱼至少能赚到十多万元。

    除了这些外。

    长崎渔业协会赠送了水产研究所1600颗盘鲍幼苗,供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