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谁在我船上?

    第三百六十五章 谁在我船上? (第1/3页)

    李多鱼跟赵甲路步行穿过了几条街道,来到了一处全是木头房的老街。

    李多鱼看了眼老街,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前世他从岛国回来后,听说有人“一把火”把这条老街给烧了,换成一条商业街。

    在这个年代,老街还全都是那种矮矮的木头房子,才刚到老街时,李多鱼就听到了“哐当,哐当”的敲打声。

    顺着声音看去,李多鱼看到一家小作坊,有三个光膀子的中年人,踩着翘板石锤,嘴里还喊着号子。

    “嘿哟~嘿~”

    石锤下方是一口大石臼,里面放着米粿。

    每当石锤翘起来时。

    石臼旁的老人,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将石臼里的米粿翻一面,而那个大石锤,起码七八十斤重。

    一旦没配合好的话,老人的手肯定会被砸骨折,可在号子的帮助下,他们协作得非常完美。

    当看到作坊里摆放的一团团白色米线后,李多鱼已经猜到他们在做什么东西了。

    赵甲路介绍道:“这家作坊做出来的兴化粉真的好吃,我们家都是在他们这里买的兴化粉。”

    而李多鱼想吃的那个“捞化”中的“化”是原产于隔壁荔城的兴化米粉,因荔城在古代被称之为兴化府,而得兴化粉之名。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兴化粉在原产地混得不是很好,反而到了榕城后,混的风生水起,成了很多榕城人嘴里的“古早味”。

    捞化,还分成了老派和新派。

    老派捞化一般指的是猪血化,当时的特殊原因,普通民众能搞到的,也就只有猪血了。

    而哪怕是猪血,对于那个年代的百姓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而新派,是近几年才出现的,配菜也不单单只有猪血。

    大家最经常吃的,就是大肠头,鸭胗、罗汉肉这些,当然最后来点空心菜,撒一把葱花,才是捞化的灵魂。

    有些店铺会加上各种小海鲜,比如花蛤、鱿鱼圈,鲜海蛎和虾等,有的店铺甚至还开发出了新吃法,将各种卤味加入捞化里。

    李多鱼自打来到这条老街后,就时不时能闻到大骨汤的浓浓香味,还有虾油的味道。

    这条老街并不是很宽,看起来也不是很干净,可街道两旁做餐饮的店铺是真的多。

    有卖鱼丸,卖肉燕,卖香肠的,而生意最好的,就是他们眼前的这家十平米不到的捞化店。

    由于店太小,店老板在门口摆了三张小矮桌,顾客只能坐在外面吃。

    条件虽然很差,可每张小桌子都坐满了人。

    有个刚从厂里下班回来的工人,看到刚好有人起来后,直接把自行车往墙上一靠,坐到了那个空位置上。

    “老板,来一碗捞化,要猪肝和空心菜,给我多放点葱花。”

    “好嘞,马上来。”

    看到生意这么好,赵甲路对着店老板说道:“老板生意这么好,能不能多加两张桌子,怎么每次都要排队吃。”

    老板回道:“店铺就这么大,再摆过去就隔壁店的地盘了,等会我们掐架了,你帮不帮啊。”

    一群不嫌事大的顾客,全都说道:“帮,肯定帮。”

    “要打架的话,我肯定帮你啊。”

    “老板赶紧的,把隔壁店面都买下来,以后我们下雨天也可以吃你的捞化了。”

    老板笑道:“那不行,下雨天,我刚好可以偷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