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运气好,意外接到丁香鱼生意

    第四百一十八章 运气好,意外接到丁香鱼生意 (第1/3页)

    刘正源,

    榕城水产品加工厂的一把手,至于是什么级别的干部,李多鱼不是很懂,但权力挺大的。

    可以这样说,不管是渔民和鱼贩子,只要能跟他搭上关系,一整年的销路都不用愁。

    先前青口码头的鱼贩子,一半都被他给收编了,现在是厂里的业务员。

    李多鱼第一次跟他接触,是在县城的【第三届榕城水产会议】,也正是因为他提出要建一个制冰厂,后来才有了这家分厂。

    听说,分厂建好后,一开始从市里面被调到分厂的干部们,都恨死李多鱼了。

    可没想,这个分厂的生意非常好,工人效率也很高,不到一年的时间,从产量,利润和营业额,直接碾压市里面那个老厂。

    再加上组织大力发展青口码头,榕城水产加工厂决定以这边为核心,老厂那边只留了两条生产线。

    这也导致有些不愿到青口码头上班的工人,只能下岗,另谋出路。

    而那些一开始被分配过来的干部,反而躲过了这波下岗潮,现在也不骂李多鱼了,反而觉得他很有远见。

    让李多鱼惊讶的是,站在刘正源厂长左侧那个人,居然也是个熟人,是他们赴日考察团出发前的日语教师。

    李多鱼想了下,也觉得挺正常的,毕竟这家水产加工厂主要还是以出口生意为主,肯定需要翻译,而这位谢老师的日语非常好。

    见到李多鱼后,刘正源笑道:

    “这两天,刚好还想找你呢,没想在这直接遇到了,对了,给你先介绍下,榕城大学的谢友正老师。”

    戴着眼镜的老师,微笑说道:“多鱼,还记得我吧。”

    李多鱼点头道:“谢老师,好久不见。”

    刘厂长愣了下,惊道:

    “你们认识啊。”

    李多鱼解释道:“刘厂长,我出国考察前,就是谢老师教我们日语的。”

    “这样啊,看来谢老师真是桃李满天下,没想李主任还是你的学生。”

    “不敢,不敢。”

    李多鱼看饭馆里已经没有位置了,便说道:“刘厂长、谢老师,桌子小了点,挤一挤,一起吃吧。”

    “可以啊。”

    几个刚才还很紧张的大学生,见自己的老师,没地方坐着吃饭,当场站了起来。

    “小芸,我们吃饱了,先走了啊,接下来的菜,就不要上了。”

    几个大学生脚底抹油,直接开溜,为了不被发现,走的时候,连带着啤酒瓶都塞口袋里了。

    谢友正看了眼这群学生,淡淡说道:“有没有吃饱啊,下午画图别出错。”

    “吃饱了,肯定不会出错。”

    见同学没怎么吃饭,就直接走了,陈小芸直接从后厨出来,发现同学全都没了,可看到眼前的人后,她愣了好几秒。

    “老师,你怎么也来了。”

    李多鱼好奇道:“小芸,你们也学日语吗?”

    陈小芸摇头道:“没有啊。。”

    谢友正解释道:

    “其实,我主要还是教建筑学的,给你们教日语,是被学校领导赶鸭子上架的,想起来,教的乱七八糟的,还真有点丢脸。”

    “老师您谦虚了,您的日语教的可好了。”

    谢友正有些汗颜:“李主任,你就别捧杀我了,我还不清楚,你那个日语肯定不是我教出来的。”

    “您就别谦虚了。”

    刘正源接着道:“多鱼,还没吃饭吧,咱们一边吃一边谈事情,这顿饭我请了。”

    李多鱼点点头。

    老陈见他们一起吃饭,再加上来的这两人,一个是隔壁那个大厂的领导,另一个是小芸的老师。

    老陈赶忙问道:

    “多鱼,你那个炒线面和猪肝汤还要吗?”

    “做好了,就先给我吧。”

    “还没呢。”

    实际上,已经炒好了,可老陈还是说道:“刚刚一直都在忙,还没有下锅。”

    听到还没有下锅,刘厂长赶忙说道:“今天这顿,我请了,你就别吃线面和猪肝汤了。”

    李多鱼思考了下,“那好吧。”

    老陈不解地看着李多鱼,这小子什么时候,关系这么牛啊,跟这些领导又是握手,又是称兄道弟的。

    在交谈的过程中,李多鱼这才得知,原来这位老师,竟然是位海龟,大学是在岛国的早稻田念的建筑专业。

    给他们教日语,只是顺便而已,他并不是专职的日语老师。

    而最让李多鱼惊喜的是,谢老师也是这次风力发电装置的安装人员之一。

    刘正源说道:“是这样的,我们厂最近接了个外贸定单,要捕捞大量的小鱼。”

    “而那种鱼你们岛附近挺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