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又到一年夹海带苗时

    第四百五十章 又到一年夹海带苗时 (第1/3页)

    那一身身军绿色衣服,瞬间吸引了码头绝大多数人的目光,尤其是他们制服上领口的那两抹红。

    虽然已经跟村民说过,不要来围观,可还是来了非常多人。

    尤其是岛上那些未婚的女孩,全都崇拜地看着那些子弟兵。

    “一个个都好帅,还有精神啊,果然跟咱们村的男人不一样。”

    李多鱼略微有些尴尬,感觉有被这话冒犯到。

    村里有些男人听到这话,当场反驳道:“帅有什么用,等他们退伍了,不还是得乖乖下地干活,没两年就跟我们一样了。”

    “我们说的是那些军官,那些新兵蛋子,都比我们小呢。”

    “呃”

    李多鱼苦笑了起来,这个年代的女性确实比较崇拜军人。

    据他两世的经验,好像每次军民大团结时,都会诞生那么一两位军嫂,且一般都是女老师这个群体。

    李多鱼有注意到,子弟兵上岛后,人群里有个老人见到他们后,直接敬礼起来。

    那瘦弱的身躯站得非常笔直,李多鱼不由多看了两眼老人,大家好像都叫他老张,由于腿脚不便的原故。

    他一直没有娶老婆,性格也比较怪癖,生活非常的朴素,常年就穿着一套很旧的老式制服,衣服上全都是破洞,已经补过好几轮了,可他就是舍不得换。

    李多鱼小时候有曾听说,他参加过对抗阿美莉卡的北方战争,家里还有把领导送给他的手枪。

    见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李多鱼手持“大声公”喊话道:“不要再看了啊,大家让一让,不要给我们的人民子弟兵造成没必要的麻烦。”

    有个别相对大胆的女孩说道:

    “多鱼,多看两眼,又不会怎样,他们要待多久啊,啥时候,给我们组织个联谊啊。”

    赵家兄弟听到这话后,脸都黑了,莫名紧张了起来。

    现在村里头,本就是男多女少,要是再外嫁一些,那竞争力就更大了,媒婆肯定是要漫天要价的。

    赵大海赶忙说道:“李主任,这样可不行啊,很容易出问题的,要是联谊后,有人大肚子了,却找不到亲爹,那该怎么办啊。”

    听到这话的女青年,纷纷瞪眼看着赵大海:“嘴臭可以少说两句,自己找不到,还不让别人找是不,再说,咱们村里有哪个女的,愿意嫁给一个喜欢寡妇的。”

    被这么说的赵大海,当场回击道:“等我赚到钱了,去隔壁村随便找个,哪个不比你们好看。”

    “那你去找啊。”

    见他们吵起来,李多鱼听着都头疼,咳咳两声:“这个.有机会再讲,现在大家让一下,赶紧干活去。”

    阿兵哥上岛后。

    当场直接列队,由于纪律的缘故,他们并没打算住在离村落比较近的地方,

    主要是担心引起没必要的麻烦,阿兵哥们直接扛起所有的设备,小跑前往了北岚领。

    见他们就这样走了,有些女青年还有些失望:“怎么不住村里啊。”

    “阿花,你想啥呢,住村里,也不可能住你家啊。”

    那个叫阿花的女人,笑道:“我倒想直接拐一个走,这样老娘就不用整天叨叨我了。”

    李多鱼和村干部也跟着一起前往了北岚领,跟徐连长和张指导员进行对接。

    他们找了一块相对平整的土地,直接用篷布搭建起营地来,顺便架起了铁锅。

    在他们搭建时,李多鱼问道:“徐连长,张指导员,有缺少的东西吗?”

    徐东华思考了番,米、油、盐、面粉之类的,他们都有自带,可确实有缺少的东西。

    那就是自带的柴火可能不太够,还有这北岚领看起来,到处光秃秃的,就不像有柴火给他们捡的样子,且他们目前也不知道去哪里打淡水。

    “李主任,上面有规定,不能拿群众的东西,你告诉我们去哪里捡柴火和打水就可以了。”

    李多鱼笑道:“那不一样,码头那帮人是群众没错,可咱们是同一个组织的,再说你们是来帮我们的,有困难尽管提出来,我来帮你们解决。”

    刚刚他们把装备行李放下来时,李多鱼就已经发现了,不单单柴火和淡水,他们缺的东西还挺多的。

    他们带的东西,就只有一些米饭、腌制的咸菜和一些面粉,根本就没有肉和蔬菜。

    他们来岛上,百分百是要干体力活的,要是没有高蛋白的食物,估计不用半个月,这些年轻的阿兵哥,就会瘦得不成样子。

    虽然上头有规定,但像他这样的老油条,还是挺擅长钻空子的。

    接下来。

    李多鱼和村干部,给徐连长和张指导员,介绍起担担岛的信息来。

    包括新码头的位置、采石场在哪里、大风车的架设地点,还有要开的道路。

    除了这些外,李多鱼还拿了张手绘的担担岛地图过来,并把岛上附近海域的水文和潮汐涨落表交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