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当年没得选

    第四百九十九章 当年没得选 (第1/3页)

    李多鱼跟欧会长坐下来,认真商谈了下合作的事情。

    当天晚上。

    欧会长就下订了两万多条的烤鳗鱼,到时候,李多鱼烤好后,他会叫船过来拉货。

    同时,欧会长对李多鱼的大蚝干也很感兴趣,不过他最想跟李多鱼合作的则是鲍鱼养殖项目。

    港岛这边也有人养殖鲍鱼,可都是本地的绿鲍、九孔鲍,口感没有从岛国进口来的好。

    而他则对李多鱼讲到的南鲍北养项目非常感兴趣,可惜的是,李多鱼现在重点在养虾和养鳗鱼上,这几年并没打算涉及鲍鱼行业。

    欧会长发现,这年轻人是真的坏,画了个大饼后,成功吊起了他的胃口,却说暂时不想做。

    欧会长叹息道:“李主任,你到时候,有打算搞的话,记得找我拉投资,到时候,我找港岛的船王借条船,帮你完成鲍鱼转运的事情。”

    “没问题,到时候,我们再联系。”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李多鱼他们已经来港岛一周多了,而组织该做的事情也都做完了。

    组织已经决定,明天下午还是乘坐鼓浪屿号返回鹭岛。

    而在组织和欧会长的牵头下,李多鱼顺利地跟设备厂那边签订了合同。

    可没想,签订设备购置合同,居然全都是英语,连带着产品使用手册也是。

    周晓英好几次都抱怨学了英语没用上,可没想,居然在这里给用上了。

    设备并不是马上就能拿到的,差不多要三个月后,才会送到尚峰镇那边去。

    所以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必须把七星湾那边的建设提上日程,争取在设备到的时候,已经把养虾基地给建好了。

    刚好四五月份,就是本地对虾繁殖的季节,要是一切顺利的话,说不准,今年就可以直接把虾给养起来。

    除了七星湾那边。

    李多鱼也给担担岛这边的鳗鱼厂添置了一套水循环和温控设备。

    李多鱼是这样打算的,以后担担岛这边的鳗鱼厂只负责培育鳗鱼幼苗。

    在七星湾那边也搞一个鳗鱼厂,用来培育成鳗,要是海欣鳗鱼厂技术不突破,坚持不下去的话,那就更好了,那他不介意接手过来。

    李多鱼简单算了下,接手海欣鳗鱼厂的话,他至少能省掉十几万的基础建设费用。

    这一趟的港岛之行,可以说是收获满满,而最大的收获则是这些设备。

    当然还有找到了周晓英的亲戚,在离开港岛前,李多鱼跟周晓英这些亲戚们,在家里一起吃了一顿饭,顺便合了张影。

    周晓英的阿奶,完全舍不得周晓英回去,李多鱼忙的这些天,周晓英一有空的话,就跑到堂哥周镇顺的店里面去帮忙,顺便陪这个耳背的老太太聊天。

    可老太太却三句不离老三周世青,说他不孝顺,老家都不回,信都不寄一封。

    每次听老太太讲她阿爹,周晓英就非常地难受,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本以为自己早就可以放下了。

    可一想到,爹娘都已经不在那么多年了,就忍不住想落泪。

    而亲戚里面,所有知情的人,都没人敢把老三周世青已经不在的消息告诉老太太。

    别看老太太现在有点耳背,可年轻时,却是个唱歌的,也算是个音乐家。

    讲起这段往事时,大伯忿恨到咬牙切齿起来,这也是他们哪怕赚到钱了,却不愿意回去的原因。

    周晓英听到这些后,眼眶瞬间就泛红了起来,虽然说现在大家都过得不错,可在那个年代,她家这些亲戚真的过得太惨了。

    如果再让她遭受打击的话,很有可能会扛不过去,所以大家决定把这件事给隐瞒了下来。

    周晓英也撒了个善意的谎言:“奶,我爹现在去了比较远的地方干活,很久才回来一次。”

    老太太生气道:“真的是一点都没变化,从小就爱乱跑。”

    “对了,你娘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