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我也非常讨厌那个李多鱼

    第五百零一章 我也非常讨厌那个李多鱼 (第1/3页)

    把虾苗培育出来,跟培育出优质虾苗,这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好像让学生去读书和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一样。

    两个池子的活虾是有很多,可李多鱼检查了一番后,适合当亲虾的真的不多。

    首先虾的个头,就筛选掉了绝大部分,留下能用的亲虾真的不多,李多鱼简单数了下,还不到五十对。

    而对于李多鱼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保证有一千对以上的亲虾这才可以。

    而这两池子海虾的品种,大多都是中国对虾,也就是咱们本土的对虾,也就是所谓的“青岛大虾”。

    这种对虾,雄虾颜色会偏黄一点,渔民经常把它们叫做“黄虾”。

    成年个体最大能达到15厘米左右,体重大约40克,十几头就有一斤。

    “关我啥事啊,我这人没啥优点,唯独一点特别好,那就是不爱背后嚼舌根,像他那么跳,估计组织早就盯上他了吧。。”

    93年,是整个亚洲养虾人最黑暗的一年,那时候,刚好爆发了一种名为“白斑综合症”的病毒。

    他确实有权利把那个大喇叭搬出来,可搬出来后,村里又没有电,他也用不上。

    毕竟大部分的亲虾都是进口来的,贵得很,哪怕国内虾场繁殖的亲虾也不见得便宜。

    一旁观看的陈冬青全程皱着眉头,按理来说,他这个外甥明明也是刚学的。

    让雌虾延缓生长和发育,从而等待到更好的环境,这才停止释放这种激素。

    “我也是听张所长说的,这个事情,他要是没能给上面满意答复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外调。”

    李多鱼有点惊讶:“怎么说,去年不是直接叫停了吗,怎么今年又开始了。”

    除了止血钳外,李多鱼顺便把酒精灯也给拿上了。

    虽然冰鲜的虾,价格卖得也很高,可跟李多鱼的收购价比起来,差了整整四五倍啊。

    那个张县长说,要好好磨砺他,纠正完下沙村的彪悍民风后,才会把他给调回去。

    李多鱼一脸懵逼着:

    来到鳗鱼厂后,李多鱼将酒精灯点上,然后把止血钳的钳头,放在灯焰上烧。

    直接让全亚洲的对虾养殖产业一下跌至谷底,无数养殖户当年直接绝收。

    听到这话后,陈冬青恍然大悟,这才想起来,多年前,曾在荷兰的一本渔业杂志上,看到过一篇这样的文章。

    其实,也不是对虾养殖户也搞崇洋媚外,李多鱼曾有听岛上的养殖户说过。

    就在李多鱼给这些中国对虾,再次进行分类时,小舅陈冬青问道:“多鱼,我记得这些对虾是四五月才产卵繁殖的,你这时候抓的话,会不会太早了。”

    要是一天能抓个二十只达标的大虾,那就是十块钱啊,再加上其它的鱼获,保底一天能挣个二十块。

    李多鱼皱眉了下,一不小心又把一些核心技术说出来了,只好继续装傻充愣道:

    “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港岛那边的养殖专家说了,剪掉眼睛后,母虾瞎掉后,找对象就没那么挑了。”

    前世,李多鱼在菜市场里,几乎已经买不到本土的对虾了,全都是进口过来的南美白对虾。

    好像他来这里任职,就跟全村人有仇似的。

    李多鱼思考了下,回道:“剩下的,他们说的太专业了,我就听不懂了,好像什么X腺体,破坏抑制激素的什么器官来着”

    “艹你大爷的李多鱼。”

    事实上,自打被分配到担担岛来的第一天,他就知道这是个坑,可他也没有办法。

    陈冬青激动道:“那你操作给我看一下,让我也好好学一学。”

    好在李多鱼跟张德发的家里人熟,简单打了个招呼后,就从卫生站那里拿到了那把止血钳。

    年前,赵大海曾找李多鱼聊过,到现在,他还一直记得李多鱼说的那句话。

    “除了这个外,他们还有什么说什么吗?”

    这个方法不单可以用高温封住伤口,还能大大减少虾的感染率,从而提高这些亲虾的存活率。

    要是活的话,李多鱼肯定舍不得拿去卖给别人吃,百分百要抓来到繁育亲虾的。

    陈冬青到现在都一直觉得,这个外甥不是很对劲,聪明得有点过分了。

    判断公虾和母虾,其实非常的简单,只要看他们的第一对虾脚就可以了。

    就是数量有点少,老是被米老头这个奸商鱼贩子压价,就没有特意去抓,现在终于让他们等到机会了。

    陈冬青有点嫉妒了,他上下打量着这个外甥,面相看起来也不像好人的样子,可大家怎么都对他这么好啊。

    母虾就没法抑制激素了,会非常快的蜕壳,然后X成熟,彻底沦为生育的机器。

    李多鱼冷哼道:“还外调,这种人就应该直接撸掉,整天拿着鸡毛当令箭,把大家都搞得鸡飞狗跳。”

    紧接着,随即从池子里,捞起了一只幸运的雌虾。

    “有的。”

    陈冬青本以为是理论,所以就没去注意,没想到港岛那边居然已经实践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