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摊丁入亩,王公贵族该如何?(二合一)

    第82章:摊丁入亩,王公贵族该如何?(二合一) (第1/3页)

    “大哥,你想讲道理,便讲道理,又扯我作甚?”

    “你这不是逼着老大抽我?”

    随即,朱樉的嘴角微微抽动,便是与朱老四一同看向萧寒,眼中皆是闪过一抹埋怨之意。

    “就是就是。”

    朱棣也是有点不开心的看向萧寒道。

    当然,这几兄弟玩闹归玩闹,但绝不会真的怪罪萧寒,要不然,萧寒也不会堂而皇之的说出来。

    “呵呵。”

    “我又不是没去过大本堂,你们俩可真是气的李希颜夫子头痛。”

    萧寒呵呵冷笑一声,便又是转头看向朱标道:“所以,伱想想你这两个弟弟,皇宫名师辅导,当世大儒,可这有什么用,读书最重要的便是刻苦。”

    “但读书更多的是枯燥,每日面对文章,如果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自内心收发而动,那便是永远不得精髓。”

    看向沉思的朱标,萧寒都是微微摇了摇头说道。

    读书,从来都不是一条容易的路。

    其一,学无止境。

    其二,枯燥乏味。

    特别是对于古代,想要出人头地,无非就是做官,而想要做官的首要条件,就是读书写字。

    所以,这座天下的寒门子弟,都在翘首以盼,盼望科举的开启,盛世的降临,那他们都可以一展所长,施展心中抱负。

    可这些都是寒门子弟,那普通百姓,又该如何出头?

    况且,一昧的种地,大半生都用来种地,一代又一代,重复又重复,那这座天下,什么时候才可以富裕起来?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能读得懂书,他们才会继续读下去,若是读不懂,他们也会劳作,为了活命,他们知道该怎么选择。”

    朱标看向萧寒轻轻点头道。

    他们这帮兄弟,除了老四朱棣,都经历过乱世,易子相食,已然是屡见不鲜之事,可这也不过是为了活命。

    所以,不论要干什么,都有一个前提,那便是吃饱饭,而若是连饭都吃不起,更何谈其他?

    “嗯,就像我刚刚说过,这从来都不是一道必选题。”

    萧寒仍然是点头道:“这天下,还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吃饱还是个问题,何谈读书?”

    “至于洪武拼音,是一个漫长且坚定的过程,所以,前期的推广,效果可能并不佳。”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只编撰出了洪武拼音,对于字典,仍然还在构思之中,因为我们要明白,当下百姓的需求。”

    萧寒指向天下,神情淡然道:“一日三餐,衣食无忧,才是强国之根本。”

    “嗯。”

    朱标几兄弟皆是重重的点了点头,饿肚子的滋味,他们都曾经历过,永远无法忘怀,所以,能让百姓吃饱饭,这更是重中之重。

    “你一向喜欢假如,那我们假如一下,未来的大明,百姓衣食无忧,幸福安康,全天下都在读书识字,那田亩怎么办?”

    但随即,朱棡微微思索了一阵,方才看向萧寒,继续问道:“届时,百姓家中粮食富裕,田亩荒废,又当如何?”

    这倒不是朱棡考虑的深远,而是眼前的萧寒,莫名的给了他一种自信,未来的大明,百姓一定可以吃饱饭,所以,身为大明的皇子,未来的亲王,为国为民,自当担忧。

    “这的确是个问题。”

    朱标也是深有所感的点了点头道。

    “这其实很简单,回收田亩。”

    萧寒不假思索道。

    “怎么说?”

    朱标微微挑起眉头道。

    回收田亩?

    难不成,还能由大明来种不成?

    “既然,天下富裕,粮仓充足,百姓生活不成问题,那就收回田亩,由朝廷耕种,让他们去读书。”

    萧寒依旧是想都不想的回答道。

    这个问题,难道还是个问题?

    后世那么多解决的办法,随便摘出来一条,都足以完善此时的大明。

    “所以未来,读书识字一旦向天下普及,田亩无人耕种,便只能交由朝廷?”

    朱标顿时摇了摇头道:“这恐怕不妥吧?”

    “怎么就不妥?”

    “你就是心里的想法太多。”

    “那我来问你,现在朝廷的赋税,都有什么税目?”

    萧寒的眼中又是泛起一抹无奈,随即,便是看向朱标问道。

    “土地税,商税,还有盐税,茶税,酒税等。”

    朱标想了一下,方才继续说道:“而土地税,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亩税,一种是丁税。”

    “嗯,笼统一点,亩税是指百姓按照其耕种的田地面积和产生交纳的赋税,通常以粮食为主。”

    “丁税,则是按照家庭人口缴纳的赋税,通常是以银两或者布皮等实物为主。”

    “至于商税,三十税一。”

    萧寒又是摆了摆手,这才看向朱标问道:“至于其他税赋,便不用再提了,我大明便是以此为主,我说的没错吧?”

    “嗯。”

    “没错。”

    朱标又是点了点头,萧寒口中的赋税,完全就是大明现有的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