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昔日齐国克鲁!(二合一!)

    第89章: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昔日齐国克鲁!(二合一!) (第2/3页)

了口气,便又是摆了摆手道:“岂不是与那暴元无异,辜负了了天下百姓的信任”

    但说话间,原本还有点自责的朱元璋,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随即,便是猛的看向朱标,不对啊,这是他的崽,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这七拐八拐的大道理,老朱没理明白,朱标是怎么捋明白的?

    朱标凭什么理明白?

    “风雪,别躲了。”

    “这些话,你教的吧?”

    顿时,朱元璋的目光,落在了朱标身后的萧寒身上。

    “咳咳!”

    “这些经济理念,的确是风雪告诉太子殿下的,但太子殿下天资聪慧,一点就通,意识到了其中的严重性.”

    萧寒干咳了两声,便是看向朱元璋解释道,同时给自己摘出去。

    “呵呵。”

    “你少给老子来这一套,这个小兔崽子几斤几两,他能有这本事?”

    “咱这个当老子的能不知道?”

    朱元璋翻了翻白眼,都是他养大的崽,什么水准,他心里没数?

    咱老朱家要是有这个天赋,能一直过穷苦日子?

    还说什么朱标天资聪慧,你看他那迷茫的样子,绝对是一比一复刻了萧寒的话,要不然,朱标嘴里蹦不出来这些鸟话。

    但朱元璋的心中也是暗自松了口气,幸亏,大明有个萧风雪,不然,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而按照他的性子,绝对会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路,完事,将新货币彻底玩废,那可真的是得不偿失。

    可老朱心中虽然这么想,但嘴上依旧没好气道:“来来来,接着说,一次性告诉咱,让咱瞧瞧,你俩究竟想出来一个什么样的办法,竟然连咱都绕了进去。”

    说话间,朱元璋又是拿出自己的痒痒挠,微微挠了一下痒痒。

    “爹,按照风雪的经济理论,我们以粮食作为依据,发布新货币,共有三胜之处,而此三胜,可把我大明短时间内繁荣起来,甚至,长治久安。”

    萧寒与朱标对视一眼,朱标便是站了出来,继续开口,但一想到这样一项政策,将出自他手,不由得胸膛略微挺起一分。

    “若欲以粮食发行新货币,则需要收尽天下粮入我大明之库,比如我们在金陵进行试点。”

    “便是需要将金陵的粮食全部收于府库,并对百姓从咱大明府库支取粮食进行限制,包括豪绅富商,每月可来支取口粮。”

    “这一胜,便是金银不可速生,而粮食长在地里,哪怕我朝廷暂时不足,印多了新货币,也能在第二年,用粮食把露出来的窟窿补上。”

    “第二胜,天下之粮皆在大明府库,若是有人蓄意谋反,想要解决军粮问题,都很困难,若是抢夺大明之库,则重兵伏而歼之,若抢百姓口粮,且不说杯水车薪,逆贼已然民心尽失,冢中枯骨,不足为惧。”

    “第三胜,双管齐下,不仅要以粮食来作为新货币的保障,朝廷也要回收金银,促成官方交易市场,来保证国库后续储备,日后通商互市,我大明也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朱标掷地有声,眼中泛着精光,看向朱元璋道。

    “好!”

    “好一个三胜!”

    “妙!太妙了!”

    朱元璋顿时大笑道:“不愧是咱的标儿,咱的小先生,果然不会让咱失望。”

    这三胜一出,谁能撼动咱大明江山?

    毕竟,老朱当年参军之时,要是遇上这一出,怕是直接麻爪了,抢重兵把守的官仓,简直就是飞蛾扑火,而直接抢百姓,则是民心尽失,完全就是死局。

    “你们等一下。”

    “有点不对劲?”

    “你们说的那个交易管理司,跟咱之前在坤宁宫聊的那玩意,不是一个意思吧?”

    但又是转瞬间,老朱又是眯起了眼睛,看向萧寒和朱标道:“咱怎么记得,之前将改革货币交易体系,将其从户部拎出来,不是什么交易管理司吧?”

    这差点又被这两个臭小子绕进去,那完全是围绕货币体系所开创的部门,但跟这个交易管理司,有什么关系?

    毕竟,交易管理司,这个名字,跟货币可能就没有太大关系,那还管理个屁的货币?

    “管理货币自然有管理货币的部门,交易管理司,自然是管理交易的地方。”

    “这个之前可能没跟您聊过,是后来,我和风雪在聊的时候,聊出来的部门,也是准备今日一同告诉您。”

    朱标的头皮都有些发麻,毕竟,老朱向来看不起商贾,而要是真的处理不当,老朱一怒之下,说不定连货币,都可能会取消。

    “对,叔叔,之前说过,户部主管天下财政,要是再将货币交易体系,纳进户部当中,必然是管理不过来,所以,必须要开辟新的部门。”

    “但风雪也说过,改革货币交易体系,是先行改革货币,再改革交易,才能完成一系列的体系,要不然,便是无济于事。”

    “所以,不管是新货币的印刷与监管,还是市场交易管理,都必须是齐头并进。”

    萧寒果断站了出来道。

    “但是风雪,老大,你们是知道的,咱最讨厌那些商贾,那些人不事生产,整日就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