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你非司马懿,我非汉高祖。

    第111章:你非司马懿,我非汉高祖。 (第1/3页)

    “恭迎太子殿下。”

    “恭迎大都督。”

    大都督府的门口,一众淮西勋贵,早已恭候多时,随即,便是看向走下马车的萧寒与朱标,便是齐齐躬身道。

    “嗯。”

    “不必多礼。”

    朱标的嘴角,又是勾起那招牌似的温和笑容,随即,便是摆了摆手道:“孤只是陪二皇兄来大都督府一趟,没有什么事。可以不必在意孤。”

    “二皇兄!”

    顿时,一众淮西勋贵的眼中,皆是闪过一抹果然。

    萧寒,赐国姓,入族谱,列嫡亲,排皇室第二宗列!

    这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萧寒并不是老朱的义子,而是正儿八经的嫡亲!

    毕竟,古人的传统观念之中,列入族谱,那就是自家的亲儿子,所以,朱元璋完全将萧寒当做亲儿子,并非义子。

    “廖永忠,本侯让你调过来的兵马,调过来了没有?”

    萧寒紧了紧身上的衣袍,便是一步踏出,看向身前的廖永忠,轻声问道。

    “回禀大都督,标下已经将城司兵马,全数调往校场候命。”

    廖永忠重重点头,便是看向萧寒抱拳道。

    “嗯。”

    “那便将这件事交给你,从城司兵马之中,调出三千精锐。”

    萧寒轻轻点头,便是看向廖永忠,又是轻声道:“而对于这三千精锐,本侯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底子干净,忠君爱国。”

    “标下领命!”

    “标下一定办好大都督吩咐的差事。”

    廖永忠又是重重抱拳道。

    至于,萧寒为什么将这件差事交给廖永忠?

    无他!

    死忠!

    仅仅这一点,萧寒便可以放心使用廖永忠。

    相信廖永忠,也不会让萧寒失望,毕竟,萧寒前往扬州,感染风寒,在廖永忠看来,萧寒就是为了他。

    “太子,我今日再为你上一课。”

    随即,萧寒与朱标走进大都督府,萧寒便又是看向朱标轻声道。

    “嗯?”

    朱标微微皱眉,不明所以,但随即,还是点了点头。

    毕竟,萧寒绝不会害了他!

    “都退下。”

    萧寒微微侧身,声音淡漠,随即,手臂抬起一震道。

    “遵命!”

    淮西勋贵的心中顿时一凛,随即,便是齐齐低头退了出去。

    这一刻的萧寒,气势太过于恐怖,就像是当年的小先生,让人根本不敢直视!

    “这一课,应该从何说起?”

    所有淮西勋贵退下以后,萧寒又是微微沉思。

    “嗯?”

    朱标仍然皱眉,但还是认真的看向萧寒。

    “扬州之行,便是为今日的布局。”

    “伱是太子,你是未来大明的皇帝,所以,你要明白。”

    萧寒缓缓抬起眼眸,又是看向朱标,轻声道。

    “什么意思?”

    朱标不解的看向萧寒道。

    “对于权力的把控,对于人心的掌控,这是你未来身为皇帝的必修课。”

    萧寒拿起桌子上的水壶,为朱标倒了一杯热茶,但留有三分余力,随即,又是笑道:“就比如,我为何执意下扬州。”

    “你想引我出面。”

    朱标端起茶盏,露出一抹笑容,看向萧寒道。

    “嗯?”

    萧寒的手,微微停顿了一下,便是抬起眼眸,有点讶然的看向朱标道:“你知道?”

    “嗯。”

    “本来不明白,但今日见了廖永忠,我便明白了许多。”

    朱标轻轻抿了一口热茶,方才看向萧寒笑道:“毕竟,身为你的学生,要是太蠢,那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坐这个太子之位。”

    “说说。”

    萧寒放下手中的茶盏,走向府堂的门口,看向院落中的大雪,轻声问道。

    “怎么说呢?”

    朱标微微沉吟了一下,便是看向萧寒,轻声道:“扬州之行,你大可以不用去,但你还去了。”

    “说是敢为天下先,其实只是一半,至于另一半,还是为了廖永忠。”

    “因为,你笃定廖永忠不会说谎,绝对会如实相告,但同时,你也在廖永忠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名为感恩的种子。”

    “那接下来,便是静待这颗种子发芽,毕竟,所有人都知道,你体弱多病。”

    朱标话音落下,但还是依旧直勾勾的盯着萧寒。

    “嗯。”

    “经过这几年的调养,我虽然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

    “但我仍然是在赌命。”

    “廖永忠一定会来扬州,一定会看见我重病,甚至,我入扬州,那你一定会为我而来。”

    萧寒没有否认,只是轻轻点头,眼中更是没有丝毫的感慨。

    毕竟,赌命便是赌上了所有,那输赢就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对手唯有自己,所以,生死更重要!

    “嗯,你到了扬州染了风寒,死撑等我入扬州,消息传回京师,朝野震动。”

    “那一刻,其实我就明白,你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我没想明白,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今日,我想通了,小明王之事,始终是朝廷的耻辱,若是被臣子提起,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