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就算是软刀子,也能百炼成钢,杀人见血!

    第113章:就算是软刀子,也能百炼成钢,杀人见血! (第1/3页)

    “对了,你那个洪武大典,还编不编了?”

    就在这等待的空隙,朱标又是转头看向萧寒问道。

    “你要不直接嘎了我?”

    “至于么?”

    “催命?”

    但一瞬间,萧寒就更爆发了一般,便是没好气的看向朱标道:“我这整日跟你忙上忙下,伱就不知道体谅我一下?”

    “还有,国库有银子?”

    “新货币不用发?”

    “朝廷的官员,不缺了?”

    “还是真想让我一个人编写洪武大典?”

    “我忙得过来么?”

    萧寒直接施展嘴遁,喷的朱标一脸的尴尬。

    石锤了!

    历朝历代以来,最没牌面的太子爷。

    就连一旁的兄弟们,都觉得朱标有点过分。

    一来,萧寒是自家兄弟,并非实打实意义上的臣子。

    再者,你就算是臣子,也不能往死了压榨吧?

    瞧瞧,这给孩子逼成了什么样子?

    气的小脸通红!

    “我就是问问,没别的意思。”

    朱标还是有点尴尬的看向发怒的萧寒,又是挠了挠头道:“只是老爷子昨晚随口问了一句,我才想问问你,但没有逼迫的意思。”

    “可现在的朝廷,应该不缺编撰洪武大典的银子。”

    便是此时,朱棡缓缓踏进大堂,便是有点疑惑的看向萧寒道:“那为什么不拿出一笔银子,先编撰洪武大典?”

    “呃”

    “朝廷抄了江南与浙东的老底,虽然积攒出一点家当。”

    “但老兄,我们还得发行大明宝钞,这其中难道不需要储备银?”

    萧寒有点无奈的抬起眼眸,看向走进来的朱棡道。

    “关于江南与浙东,朝廷抄家到现在都还没有结束。”

    “足以可见,江南与浙东的富有,这些士族,可没有你想象中的穷。”

    “所以,拿出一笔银子,应该完全没问题。”

    “况且,就算银子花完了,天下那么多士族,找个借口,占据大义,完全可以再灭几个,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震慑的作用,也可以不用像你之前说的摊丁入亩,洪武拼音,花费十数年的时间,去消灭这些士族的垄断”

    朱樉又是开口了,而且,还非常应景的皱了皱眉头。

    还真有那么一点,为国分忧的味道。

    毕竟,今日早朝,朱元璋可谓是震怒了一把!

    朝臣都差点吓得尿裤子。

    至于原因,就是出自浙东与江南。

    这群原本朝堂上的好好先生,一个个高风亮节,两袖清风,看来,全他娘的是演员!

    大明刚一抄家灭族,所有的隐藏田产都爆出来了,甚至,就连户部都没有记录在册。

    那朱元璋对于这一点,还能忍?

    当即,吕昶受了无妄之灾,直接被老朱罚了一年的俸禄。

    为什么?

    九族都已经收监了,准备为大明开垦荒地,那总不可能都杀了吧?

    但户部的职责是什么?

    丈量天下田亩,统一登记造册,但凭空生出这么多的田亩?

    什么原因?

    户部办事不力,肯定有同党。

    随即,老朱又是派出胡惟庸彻查,一定要揪出这些同党,不然,老朱睡觉都不安稳。

    所以,这才让朱樉觉得,光是朝廷这几日的查收,别说是编撰洪武大典,就算是再起一座皇宫,都是绰绰有余。

    实在不行,就再灭几家,又不是灭不起,我大明,何惧天下士族?

    “呵呵。”

    “这是个算账的事。”

    “浙东与江南虽然富裕,但一昧的坐吃山空,大明能撑几年?”

    “然后,就按照你的意思?”

    “将关中,河北的士族团灭?”

    “那就算真的灭了,能维持几年?”

    “所以,大明究竟图什么?”

    萧寒抬起眼眸,没好气的看向朱樉道。

    这朱樉嘴里的话,就跟他娘的轻巧屁一样简单。

    “不可以。”

    “至少现在不可以。”

    朱标摇了摇头。

    “嗯。”

    “你也不想想,哪里给你一个缘由,让你灭了天下士族?”

    “你以为,小明王的案子,能发生几个?”

    “这次,士族吃了个哑巴亏,还不长长记性,那等待他们的下场,就是江南与浙东的下场。”

    “况且,你讲这些士族,一次性灭干净了,那这天下读书人的心,怎么安定?”

    “再者,大明还是用人之际,天下百废待兴,朝廷却直接向士族挥刀,你觉得,谁还敢入朝为官?”

    萧寒也是点了点头道。

    这事都不用想。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原因。

    读书人为什么努力用功,考取功名?

    一来,是为了施展心中抱负,报效家国,为国出力。

    二来,就是天下人都有的心思,谁不想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点?

    谁不想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点好玩意?

    谁不想壮大自己的家族,光耀门楣?

    说白了,就是为了清明节的头一柱香。

    可你大明才开国几年?

    三年不到吧?

    你就对天下士族动手?

    当然,小明王的案子,那的确是江南与浙东理亏,而且,这些士族,基本都在朝中为官,那抄家灭族,占据大义,读书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