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研究不了抗生素,还不能研究大蒜素?

    第115章:研究不了抗生素,还不能研究大蒜素? (第1/3页)

    “参见太子殿下。”

    “见过秦王殿下,见过晋王殿下,见过靖江王爷。”

    “萧侯。”

    工部尚书单安仁一走进府堂,便是连连行礼,甚至,心中都有一抹无奈,这肃宁侯府,还真是一如既往的热闹。

    “不必多礼。”

    “单尚书,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坐在首位上的朱标,看向眼前的单安仁微微摆手,方才开口问道。

    “启禀太子殿下。”

    “印刷司已经落实,印刷的匠人也已经全部到齐。”

    单安仁又是躬身看向朱标道。

    “这么快?”

    萧寒倒是微微皱眉。

    “启禀侯爷。”

    “工部办事,您大可以放心。”

    单安仁的眼中闪过一抹傲然。

    大明宝钞对于大明来说至关重要,绝对不容有失,那印刷司,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为了保证印刷司,可以如期完工,单安仁直接去往户部,支了一笔银子,买了一座府宅,改做了印刷司。

    当然,建设预算并没有超出,甚至,单安仁还为朝廷节省了不少的开支。

    随即,单安仁便是将工部此次建设的支出账本,上呈于朱标,道:“此次建设印刷司的支出,全部都在这里,而且,老臣对于印刷司的质量保证,敢用脑袋作为担保。”

    面对信誓旦旦的单安仁,朱标与萧寒齐齐点了点头,光是这账单明目,简单了然,光是这一点,朝廷上的半数大臣,估计都做不到,只是可惜,单安仁年迈,再过几年,就得退了,要不然,光凭这一点,就得重用。

    “老二。”

    “你将这份账本拿下去核对,核对完以后,再将这份账本拓印出来几本,分别送往六部,中书省,让他们瞅瞅,什么叫做账本。”

    朱标翻看完手中的账本,便是将其交给了一旁的朱樉道。

    “遵命。”

    朱樉接过账本,又是微微躬了躬身。

    毕竟,有外人在场,面子功夫,还得做足了,要不然,传出去那就是没有礼仪,不知礼数,多少有点为皇家招黑,所以,尽量克制一下。

    至于一旁的萧寒,倒是微微摇了摇头,但也没有管,本来就是想起到震慑作用,不然,光是账本这一件事,又是得多少臣子落网?

    可是现在又是多事之秋,朝廷官员本来就稀缺,所以,本身针对于账目这件事,萧寒与朱标达成的一致意见,便是往后拖一拖,等朝廷的官员都补齐,再拿出来严查。

    反正,封建王朝,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一句话的事,况且,经济体系的改革,也恰恰需要这种手段去弥补不足。

    毕竟,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原始资本最开始的积累,往往都有见不得光的手段。

    “交易市场,什么时候能定下来?”

    随后,朱标又是看向单安仁,出声询问道:“还有交易管理司,明年开春之前,究竟能不能落实?”

    现在朱标最关心的还是这两点,毕竟,就算是印刷司,明年开春之前建不起来,朱标也能临时调动官员,为印刷司开路。

    但是这交易体系的最开端,可一定要如期完工,不然,对于初设模板的设定,就一定会产生巨大的间隙,那才是得不偿失。

    “启禀殿下。”

    “明年年初,一定会如期完工。”

    “请殿下放心。”

    单安仁仍然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放心。”

    “我给单尚书的图纸,并不复杂。”

    “所以,明年一定会如期完工。”

    萧寒端起桌子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方才笑道:“毕竟是大规模的交易市场,还是我大明首座交易市场,不能太过于寒酸,所以,有点耐心。”

    “嗯。”

    朱标点了点头,便是起身,看向萧寒道:“那就走吧,一起去看看印刷司,顺便看看印刷出来的大明宝钞,还需不需要改动。”

    “嗯。”

    萧寒也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反驳,毕竟,这是大明改革的重要转折点,而身为创造者的他,自然也要去见识一下。

    “那老臣,便先行一步,去准备一下。”

    单安仁又是看向萧寒与朱标,微微躬身道。

    “嗯。”

    朱标摆了摆手,单安仁又是恭谨作揖,随即,缓缓退出了府堂。

    “对了。”

    “沐英兄长,风雪拜托你一件事。”

    单安仁踏出府堂,萧寒便是轻轻点了点额头,这才转头看向一脸茫然的沐英,轻声道:“帮我尽可能的多收集大蒜,甚至,大蒜的种子,都帮我收集起来。”

    “多收集大蒜,是需要多少?”

    沐英点了点头,但还是看向萧寒出声问道:“给我一个具体点的数目?”

    “没有具体数目,越多越好,要是能装满我肃宁侯府,那就装满肃宁侯府。”

    萧寒的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道。

    “你啥时候这么喜欢吃大蒜了?”

    沐英点了点头,但一旁的朱樉却是好奇的看向萧寒问道。

    记忆之中,萧寒的确喜欢吃蒜,但是装满整座肃宁侯府,这就有点太夸张了吧?

    不过,这里倒是有一个小趣事,那就是大明的吃蒜之风,还是萧寒引起的。

    而且,从洪武初年到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