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老朱赏赐牛肉的用意,国力上升期的大明(二合一)

    第135章:老朱赏赐牛肉的用意,国力上升期的大明(二合一) (第2/3页)

我来试药,才能知道效果,要不然,我也不是傻子,光在自己身上开刀。”

    朱橚先是翻了翻白眼,随即,便是摇了摇头道:“因为用别人来试药,我无法更好地把控大蒜素的药性,所以,只有我亲自来试药记录下来,未来才能大面积推广,我军中将士的生命,还有百姓的性命,才能得到保障。”

    此话一出,不仅朱标沉默了,就连萧寒都沉默了,朱橚热衷于医学,看来不仅仅是喜好,更是已经着魔了,不过想想,自古以来偏执者,心有所甚者,才能成就大功业,那朱橚便是不足为奇了。

    “那就保护好你自己的安危。”

    “别让爹娘白发人送黑发人。”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朱标也不得不点头。

    “放心。”

    “弟弟知道保护好自己的安危。”

    “肯定不会以身试险,请两位兄长放心。”

    朱橚重重的点了点头。

    “嗯。”

    朱标这才拍了拍朱橚的肩膀。

    “这些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是等这场漫长的大雪结束,等过年以后,一切就可以步如正规了。”

    这几兄弟谈妥以后,萧寒才又看向朱标开口笑道,

    “嗯,这还得感谢浙东党派与江南文官,还真的是阔绰,这不抄家不知道,这一抄家全都暴露了出来,直到今日,户部还没有清算完,可以想象,他们究竟积累了多大的财富。”

    朱标也是笑着点了点头道。

    浙东党派与江南文官集团,可真是送了朝廷一大笔银子,还有田亩府宅,这清算下来,直到今日,户部还没有点算完毕,但光是现在清算的银子粮食,还有田亩,都已经足够推动大明新政的改革,预算完全够,而且,还有富余。

    “嗯,接下来,我就得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至于货币改革体系,近几日就可以开始了,而对于锦衣卫的训练,年后也该结束了,届时,正好可以扫清一下门前雪。”

    萧寒慵懒地靠在椅子上,又是懒洋洋的说道。

    “嗯。”

    “中书省的事宜,你暂时不用过问,胡惟庸会处理好所有的事,你先好好养病,至于货币改革体系交给我,你大可以放心。”

    朱标也是笑了笑道。

    随后,朱标便是回了太子东宫,而萧寒也真正开始了深居简出,每日不是读书,就是练习五禽戏,还有就是陪朱标下棋,再加上徐妙云与常清灵有时候也会过来,所以,这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一转眼,时间很快就到了过年前夕,而朝廷上下相安无事,中书省的胡惟庸,那可是差点骂娘,中书省的左丞相萧寒,从当上左丞相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来过中书省。

    这让本来还立志做出一番事业的胡惟庸,恨的咬牙切齿,毕竟,这中书省的破事,当上右丞相以后,他才明白,究竟有多么的难办,真的是朝廷上下,特别别是货币改革制度,还有摊丁入亩,事事都得过问。

    还有朝廷放出去的那些江南官员与浙东官员,几乎都是老兵油子,一个个油盐不进,完全就是以自己的行事作风为准,但在当地的名声,那可是一片好评,这让胡惟庸想要将手插进江南与浙东都很难。

    特别是现在浙东与江南官员,完全就不遵中书省的命令,而且,不管是有什么事,都是上呈于太子东宫,完全就不鸟中书省,更是让胡惟庸的面色极为难堪。

    但对于太子东宫,谁能得罪的起?

    但这与萧寒和朱标有什么关系?

    再者,今日的天气不错,特别是大雪都停了下来,萧寒也想出门走走,但刚动身,便是被朱标请到了太子东宫,而刚一走进太子东宫,萧寒便是嗅到了宫中已经飘散起了饭菜的香气,而寝宫之中,一张桌案上摆了几道菜,其下是几坛酒。

    “难得你在东宫请我吃饭,这是发生了什么?”

    “以我对太子殿下的了解,要是没有事,你可不会来找我的。”

    萧寒看向朱标嘴角勾起一丝笑容,朱标可是个大忙人,这大明一道道新政策都离不开他去督促。

    如今居然来请萧寒喝酒,那一定是有了什么问题想要问自己。

    “咳咳!”

    “都是些小事,主要是你我兄弟已经有数日不见,想要聚一聚。”

    “不打紧,边吃边说,这些日子我也抽时间学了一些厨艺,虽然不如你,想来还是能吃一下的。”

    朱标呵呵一笑,挥手请萧寒入座道。

    “来,尝尝这个,这我是最拿手的好菜。”

    朱标说着,给萧寒夹了一口东坡肉,嗯,如果,这还能叫东坡肉的话。

    萧寒看着这上糖色上的发黑的肉块,先是一阵沉默,在心里给自己打了几番气,才用筷子把肉放进了嘴里。

    “味道如何,好吃么?”

    朱标看着咀嚼东坡肉的萧寒,眼中颇为期待,自从那一次和萧寒亲自下厨之后,朱标也是把做菜当成了一个爱好,在不忙的时候,都会进行练习。

    至于什么太子不下厨,什么礼数问题,对于朱标而言,都是狗屁!

    反正,朱标还想在今年马皇后的寿宴上亲自下厨,为他娘亲手摆一桌酒席。

    那理所当然,好兄弟当然要来试一下菜肴,不然,朱标可不放心。

    当然,他不忙的时候并不多。

    “嗯能吃。”

    萧寒缓缓将肉咽了下去,方才看向朱标,轻声开口道。

    “你这家伙.”

    “就不能说好吃么?”

    朱标翻了个白眼,就这家伙这情商,朱标真怕哪天要是自己和老头子不在了,被谁给弄死了。

    不过,话说回来,以萧寒的能力,在眼前的大明朝堂上,只要萧寒不去找别的大臣麻烦,他们都要烧一柱高香了,至于弄萧寒,未来几十年估计都不会有人有这个能力。

    如果有,那只能是脑残,完事想去阎王殿,找阎罗王报道了。

    “我这个人向来正直,不喜欢说假话。”

    “但如果是太子殿下问的话,臣倒是可以说.”

    “嗯,还算好吃吧?”

    萧寒玩味的看了一眼朱标,便是微微点头道。

    “滚蛋!”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这段时间金陵城试点进行大明宝钞市场,从我的角度看觉得还算运行的不错。”

    “粮食的利用率更高,豪门世家少了朱门酒肉臭,贫民百姓也能换到廉价的粮食,避免了路有冻死骨。”

    “孤有想法推广到大明全国范围,你怎么看?”

    朱标又是翻了翻白眼,随即,便是喝了一口酒,对着萧寒问道。

    “我不建议你这么早将大明宝钞推广到全大明。”

    萧寒放下筷子,轻泯了一口酒,看向朱标摇了摇头道。

    “嗯?”

    “此话怎讲?”

    朱标对着萧寒发问道。

    “第一。”

    “大明宝钞试点的时间尚短,文人世家只是其中一个团体,属于金陵城中的地头蛇。”

    “其他会和大明交易市场产生摩擦的群体,还没有图穷匕见。”

    萧寒放下酒杯,微微呼了一口气。

    “比如呢?”

    朱标眼睛有些发亮,他就知道萧寒早有腹稿,这不过这家伙嘴严的很,如果自己不主动问,萧寒就不会说。

    “地方豪绅,富商巨贾,这些人都是同样绕不过去的团体。”

    “而且,蒙元对于汉地十八省都是放养政策,除了收税什么都不管,商业直接继承了前宋时期,甚至还要更盛行一些,若非老爷子执行了海禁,这些人的力量还能更强。”

    “从我大明交易市场的角度来讲,他们对于市场的影响,甚至还能比文人世家更大一些。”

    “毕竟,对于文人世家兼并土地,购置田产,只是外围利益,他们真正的核心利益,乃是垄断知识,拥有四书五经的释经权。”

    “而地主豪绅和富商巨贾,才是真正以土地和财富作为核心利益的人。”

    “我们借机打击文人世家,但是对于地主豪绅和富商巨贾却是并没有什么影响,只是敲山震虎之下,他们暂时不敢有什么动作。”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于我大明宝钞没有想法,无论是恶意扰乱市场,还是借机投机倒把谋求利益,都是有可能的,这个时候,一次性要把大明宝钞推广到全大明显然不合理。”

    “况且,我大明现在还缺少了想要把宝钞推广到全国的基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