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九字真言定天下,今日,萧风雪九字固江山!

    第136章:九字真言定天下,今日,萧风雪九字固江山! (第1/3页)

    “也只能这样了,唉!”

    朱标轻叹一声,缓缓给自己倒上酒。

    “或许,真的是我太心急了,总想着让大明快点富强起来,让百姓快点过上好日子,让我大明的铁骑能够尽快马踏草原。”

    “或许,我真该向你学学,总能这么泰然自若,这么不急不缓。”

    朱标摇着头,把酒坛递给萧寒。

    “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有些事,确实是急不来的。”

    “而且,说句难听的话,大乱之后,休养生息这种事,反而是平庸的皇帝来做更合适,其实并不适合你这样一天忙到死的人来干。”

    “真正适合伱的,其实应该是开疆扩土,封狼居胥,饮马瀚海,只可惜事实如此。”

    萧寒接过酒,给自己满上也是微微摇头。

    “何出此言?”

    朱标微微一愣,对于萧寒的理论有些难以理解。

    “一个王朝能存活的阶段就那么几个,盛世来的太快,便会加速进程,缩短王朝的寿命啊。”

    “就比如,昔日的唐太宗李世民,天纵之资,以一己之力,让大唐把大汉从高祖到武帝的活全干完了。”

    “结果,在他的儿子李治走后,便迎来了武氏篡国,好在那女帝跟在李家父子身边,耳濡目染多年,虽称不上千古明君,却也说不上太差,并且在最后迷途知返,还政给了李家。”

    “不然,大唐,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三世而亡了,毕竟李治之后,大权便已经在女帝手里了。”

    萧寒端着酒杯,看着杯中清酒,颇为感慨。

    “可是,这跟你说的有什么关系吗?”

    “在武氏之后,大唐玄宗皇帝,不一样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大唐带到极盛吗?”

    朱标眉头一皱,看了看酒,又看了看菜,心下不解,有些吃不下去。

    “开元,盛世吗?”

    “或许吧。”

    “看上去,是安史导致了唐朝的衰落,但实际上,哪怕没有安史,大唐也该走下坡路了。”

    “户盈罗绮,竞豪奢。”

    “多令人向往的盛世啊,但是他们看不到,开元已经太盛了,已经不可能更盛了。”

    “也就是,大唐这块大饼,不可能做的更大了,那么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世家大族、那些地主豪绅、那些富商巨贾会干什么呢?”

    “他们…会适可而止,还是,把手伸向那每家每户多到冒出来的罗绮呢?”

    “世人言是贵妃魅惑君上,导致君王不早朝,以至于有了安史之乱,王朝之殇。”

    “但这不过是那些士大夫强行把黑锅甩给贵妃的托词罢了,就算没有贵妃,朝堂还是那个朝堂,他们又能把那些手看住多久呢?”

    “五年,十年,还是二十年?”

    “可以说,贞观留下的底子太好,哪怕连年征战,一旦安稳下来也是在短时间达到极盛,不夸张的说,从某种层面上,正是武氏女帝这一下子,反而给大唐延长了几十年国运。”

    萧寒轻笑着,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不对,不对,不应该是这样的,历朝,都有中兴的例子,怎会一旦过了盛世就一定会衰落,若是后世我朱家子弟能够励精图治,未必不能再开第二个巅峰。”

    朱标拼命摇着头,似乎想要把萧寒向着他输入的观念从脑子里甩出去。

    “中兴?他们的中兴,真的能和当年的巅峰一样吗?中兴这东西,除了打烂重来,不然是不可能真的中兴的,当然,这事并不是没有过,确实曾有人这么干了,而且还成功了,把敌人打趴下,把自己打烂,不但开疆扩土,而且还借势解决了内部问题。”

    “只不过,那位的战绩,几乎不可复制,毕竟,那样的条件,太过苛刻,一旦出一丝差错,便是满盘皆输。”

    萧寒呵呵一笑。

    “你是说,汉武帝?”

    “按照你这个角度理解,这个也太极限了吧?打好了汉武帝,打不好隋炀帝,两个结果和影响都过于极端。”

    朱标嘴咧了咧,哪怕是到了那个时候让他来,他都会觉得与其走钢丝,不如想办法搁置矛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