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未来的黑衣国师姚广孝!

    第139章:未来的黑衣国师姚广孝! (第1/3页)

    一元初始,万象更新。

    爆竹声中,一岁已除。

    书房中,萧寒微微舒展着身体,这一段时间以来,萧寒也是忙的飞起,为了编撰《大明律》和《大明农学要术》,在寻常百姓都在准备年关的时候,萧寒到处奔走,面见刑部官员和各地找来的农家好手,对自己的理论进行完善。

    终于,在此时完成了两本大明重要教科书的编撰。

    《大明律》集大明目前沿用的各项法度,并且不断参考朱标和朱元璋的意见,堪称大明基本法。

    《大明农学要术》,大明各地农学之术的集大成品,这里面,萧寒从江南农户面见到了蜀地村夫,从山东老农面见到了关陇村户,从辽东乡民面见到了南疆耕者。

    天南海北,不同地质,不同作物的相关习性,照料方式,适合土壤全都被他收集了起来。

    “二殿下,府门外,有一人,要来见您。”

    若依敲了敲萧寒书房的门,对着萧寒道。

    “嗯?”

    “昨天不是已经把最后一个农户见完了吗?”

    “怎么还有?”

    萧寒微微一愣道。

    “嗯…他好像不是农户,看样子,是个和尚。”

    若依微微犹豫了一下,对着萧寒开口道。

    “和尚?”

    听到这个称呼,萧寒不由得双眼微微一眯。

    自从来到大明这个时代,萧寒跟佛家人可没什么接触。

    虽然因为朱元璋在起势之前曾经当过和尚,所以朱家皇族每隔一段时间会去寺中进香。

    不过,萧寒成为二殿下时间尚短,所以还没有去过。

    而萧寒自己,对于佛家并没有什么好印象,虽说确实偶有得道高僧,仁心济世,但大多数寺庙的和尚,不过是把其当做一门生意罢了。

    佛前一张口,无钱莫进来,我佛不渡穷鬼,只渡有缘人。

    他们寺庙圈出的土地不比世家豪强少,不事生产,不遵王命,不交赋税,每日敲木鱼念经书,便占据了大量财富,并且还不断拉人进他们山门,导致王朝能收入减少。

    这种情况下,萧寒本打算等手头的事解决了,再把被和尚们圈走的土地都给大明弄过来,让大部分僧人还俗,不曾想,在这个时候,居然会有和尚来找自己。

    “让他去会客厅等我。”

    萧寒心下觉得有趣,淡淡开口。

    “好的殿下。”

    若依应声,脚步声渐行渐远。

    萧寒对着铜镜,微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装,抹去了劳碌后的略显狼狈,彰显出大明公爵,二殿下的威严,这才缓缓向着外面而去。

    踏踏踏!

    会客厅中,萧寒缓步走入,只见一个黑衣和尚正靠在椅子上,自顾自喝着热气腾腾的茶水,见到萧寒进来,这才起身。

    “贫僧,见过国公爷。”

    和尚放下茶杯对着萧寒微微躬身。

    “大师不去吃斋念佛,来寻我何事?”

    萧寒微微皱眉,对着那和尚道。

    “贫僧自认颇有学识,不甘心一辈子吃斋礼佛,闻得这大明之中,国公爷正在接见各地百姓,故此特来一见。”

    黑衣僧人对着萧寒道。

    “哦?”

    “我见那些老农,是要探讨农家之学,大师莫不是也懂农学?”

    萧寒双眼微微一眯,不由得开口笑道。

    “贫僧不曾躬耕,不通农学之术。”

    黑衣僧人摇头。

    “不通农学之术?”

    “难不成,大师是准备向本公兜售佛家经学不成?”

    “如果是那样的话,恐怕大师要失望了,本公对于看破红尘没有兴趣,也舍不得这一身荣华富贵,大师怕是没有缘将本公度化了。”

    萧寒眼中微微闪着精光,言语间已经有了送客之意。

    “国公爷可能误会了,贫僧道衍,不通农学,也不善释家之道,贫僧会的乃是治世之术。”

    黑衣僧人看向萧寒,对于萧寒言语中的送客之意充耳不闻,如此说道。

    “道衍?”

    萧寒双眼微眯,看向黑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