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南国小动作,大明的强势态度

    第169章:南国小动作,大明的强势态度 (第1/3页)

    “风雪,现在你满意了吧。”

    “胡惟庸祭天,法力无边。”

    朱标推门而入,看着萧寒幽怨说道。

    童章舜看朱标到来,顿时识趣退下。

    “咳咳!”

    “我这不也是为了让你早点看上咱《大明经济学》吗?”

    “要不然我被爹和娘拉去准备大婚了,这书不是得被扔在一边了。”

    萧寒干咳两声说道。

    “我们在岭南大规模开荒和迁移流民,南边那些国家已经有了反应。”

    “南边的锦衣卫传来消息,有很多越国澜沧王国的盗匪混进了南疆和岭南。”

    “我们目前暂时无法确定这是不是那些国家授意的结果,但我认为可以确定的是,就算这些人不是他们安排的也是他们默许的”。

    “这件事,你怎么看?”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伱说得对,就算不是他们授意的,也一定是他们默许存在的。”

    “毕竟,咱大明最近在南边动作不小,既消灭了梁王和段氏,还大规模在岭南开荒和迁移流民,如果南方诸国一点反应都没有,才是不正常。”

    “尤其是越国,他们在唐时还是属于中原王朝的固有领土,但五代时趁乱自立,宋时因为没有足够武力,没能将他们完全征服。”

    “对于咱大明增强南方影响力的举动,越国必然感到心惊胆战。”

    萧寒微微点了点头。

    “哦?那你觉得,咱大明应该以什么态度面对他们?”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此时正是咱大明的战后恢复期,尤其是此时北方残元也正在恢复元气,并不是适合将南方诸国征讨的时机。”

    “并且,此时动手,也并不符合咱大明在南方的战略目标。”

    萧寒对着朱标说道。

    “难道咱大明就一点都不表示?”

    朱标不甘说道。

    “那自然不行。”

    “就算我们不打算直接打他们,也必须让他们对咱大明有足够敬畏才行。”

    “南疆和岭南,加派地方军队和锦衣卫进行剿匪,加强边境监管防止盗匪继续流入,而后对越国和澜沧国发出国书,要求他们立即配合我们对在双方边境内反复流窜的盗匪进行绞杀,否则我大明兵至,直接把他们连同盗匪一起扬了。”

    萧寒淡淡开口说道。

    “不要求他们称臣纳贡吗?”

    朱标有些诧异地对着萧寒问道。

    “不需要,称臣纳贡,能纳上来几个钱,到时候咱们还得给他们赏赐。”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要是咱大明承认了他们的称臣附庸地位,礼法上也就代表了允许他们的存在,不好再在之后动手。”

    “反正等咱大明各项产业搞起来,南疆和岭南与他们的路一通,直接做生意就能比他们纳那点破贡多得多,何须多此一举,还给后面的战略添麻烦?”

    萧寒对着朱标反问。

    “有道理。”

    “不过,若是他们主动要求成为我们的附庸进行纳贡,又该如何?”

    朱标转而又发问。

    “若是他们真这么识趣,我们倒也可以给他们继续独立存在的机会,不过这个条例必须更改。”

    “首先,无条件开放边境,自由通商并进行人员流动和允许大明进行驻军是必须的。”

    “其次,他们的官员必须要参与大明科举有功名之后才能上任。”

    “最后,上到他们的丞相,下到地方官,必须接受大明的核查,一旦应天府因为办事不力弹劾了他们的官员,我们有权对他们的大小官员进行罢黜。”

    萧寒对着朱标开口道。

    “额…那这样的附属国和直接成为咱大明的行省区别在哪呢?”

    朱标有些发愣。

    “他们的王室还在啊,然后虽然他们的官员必须在咱大明留号,并且可以被大明罢黜,但官员还是他们本地人,只有咱大明驻军以及锦衣卫办事处是咱们派过去的。”

    “而且税收还是归他们的,只不过要分出来一些对大明朝廷进行朝贡。”

    萧寒开口解释道。

    “这不是和汉朝郡国一样吗?”

    朱标感觉有趣。

    “还是有区别的。”

    “毕竟汉的郡国,国相是直接由朝廷指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