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sci文章级别与人才引进(求订阅)

    第一百二十一章 sci文章级别与人才引进(求订阅) (第1/3页)

    “那?那我就不知道了。”方子业心里略有些怪异。

    但也说不好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揭翰紧接着说:“师兄,你猜一下,今年兰天罗到底是多少岁?”

    “不是说二十二么?”方子业在揭翰旁坐下来,十指交叉,放在了桌面上。

    “这是兰天罗给我们说的,所以才要师兄你猜测啊。”揭翰摇了摇头。

    “那我能猜得出来个屁,二十五六?”方子业又说。

    “20岁,最多只多一点点!~只是长得略着急了些。”

    “他之前进的是少年班。”

    “我总觉得兰天罗和洛听竹师姐之间的关系,略有几分诡异,但是哪里不对劲,我又有点说不上来。”

    “反正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出去吃饭了。”揭翰欲言又止,仿佛是在给方子业暗示着些什么。

    “嗨,别瞎想了,应该不是你所想象的那层意思。”方子业回。

    揭翰马上甩了甩头,道:“唉,不管了,不管了。”

    “对了,师兄,我前几天,跑了一趟科研科报账,伱知道,我们师父今年的论文发表奖金有多高吗?”

    “15左右?”方子业暗忖了一下,便问。

    揭翰一听方子业就猜对了,如同个丧气包:“差不多,有十五欸。”

    “八分的论著,就是8w,然后其他还有一些边边角角的sci,一共有五六篇左右吧,有七万。”

    “师父说,让我们三个把剩下的四万给分了,他拿十。”揭翰比划了一下。

    “你敢要啊?”方子业毫不犹豫问。

    方子业自己目前是没脸拿啊。那八分的sci,本来就是袁威宏自己的工作量,自己好意思拿?即便是剩下的税后两三万,袁威宏分下来,方子业也不好意思拿啊。

    “我是不敢,这不是才问师兄你嘛。”

    “但是师父的意思是说,我们得拿,虽然不对,也是一个心意和彩头。毕竟师父说,今年师兄你一旦发力了的话,我们组明年年初能拿到的奖金,不低于这个数。”

    “他这是在变相投资。”

    “所以,我也还有点犹豫。”揭翰散发出财迷的目光。

    老师愿意给,而且是大大方方地给,揭翰觉得是可以收下的。

    “那就到时候再说吧。发文章,科研奖金其实只是顺带,更要看到的还是它背后的东西。”方子业又拍了拍揭翰的肩膀。

    “一般来说……”

    揭翰是不知道科研难度的,但方子业自己清楚。因此与这位‘天才’开始沟通和交流起来——

    一般而言,在中南医院里,你发什么省级或者市级期刊,你就别往外说了,该怎么捂住怎么捂住,说出来就是丢人。

    说实话,就连本院的硕士研究生,都不会看省级和市一级期刊上面的文章。起底也是看sci或者CSCD。

    就连,CSCD这样的中文核心期刊,也只是硕士最基本的保底毕业的东西,还能拿出来炫耀啊?

    方子业当初,觉得自己用CSCD毕业,都够丢人的。

    然后再进一步,在CSCD上,就是工具性的sci或者就是病例报告。

    一到三篇工具性的文章,如meta分析,生信分析或者是病例报告这样的文章,不管你是什么分区,什么类型,除非是十五分以上的大期刊上发表,否则都是不在工作量计算范围内的。

    只是说,在硕士期间,仍然能打,而且以这样的文章毕业后去到地级市医院,仍然非常牛,那是因为地级市医院里面的科研薄弱,且氛围不足。

    兰天罗,如今就处于这样的层次,最多可以帮忙拿奖学金而已,没太大的用。

    自然,比如说揭翰以及洛听竹这样的,拥有4-6篇工具性文章,那还是相对比较优秀的了,他们缺少的只是基础实验和基础课题的机会,而不是做不到。

    在这个级别,基本上,奖学金可以拿到手软了,优秀学员的身份,肯定是能够加在身上的。

    再进一步的科研积累,那就是如同李源培这样,自己水一些工具性文章,一边依靠师兄们的投喂,发表一到两篇比较低分的基础论著类型的文章,那在科研方面,才算是真正入了门槛。

    就算是二区甚至三区的基础论著性文章,比你一区的meta分析性的工具性文章,更加有含金量,在真正懂行人的眼中,meta分析相关的文章,就是不如基础性文章。

    而基础性的文章,基本每以五分为一个重要的节点。

    想要达到五分以上,是非常困难的。

    就比如说严志名师兄,目前有一篇最高的基础类型的sci文章,就是5.4分。

    虽然影响因子不算高,可这样的文章含金量,就算是你用病例报告发了十二分甚至十三分影响因子的期刊,仍然比不了5分的基础性论著类型的文章,质量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而只要有一篇五分以上的文章,比如说目前的方子业和严志名师兄,那进到汉市一级的市医院,是没什么毛病的。

    别人也不会卡你,你但凡可以通过老师找一些比较好的关系,那都不难。

    而博士毕业的时候,有些竞争力不大的科室,比如说麻醉科或者急诊外科,有两篇5-8分的文章,有博士学历的话,留在中南医院,是没什么问题的。

    甚至在儿科,你硕士阶段有这样的底蕴,那也欢迎之至。

    最难的是十分以上的论著类型文章,这基本上是非常牛的人,才可以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