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秦琼夜半写家书【求月票】

    第119章 秦琼夜半写家书【求月票】 (第2/3页)

活动来推广。

    看着天上明亮的铁花,李裕掏出手机,刚准备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嘚瑟一下,就看到了郝珍珍发来的消息:

    “样品做好了,男女款式都有,明天上午在民宿试穿吧,要是合适就顺便拍点宣传照,给网店增加点儿人气。”

    效率很高嘛……李裕回了一句:

    “没问题,明天我和小蝉哪也不去,就在民宿等你们。”

    回完消息,李裕拍了几张打铁花的照片,刚发到朋友圈,貂蝉就暗戳戳的点了个赞,顺便留了条评论:

    “没有周姐姐的打铁花不好看。”

    很快,这条评论就多了一条回复:

    “姐今天回京城过周末了,下周陪你看打铁花。”

    本周末,周若桐原本没打算回京,但李裕和貂蝉给的礼物太贵重,放在这边不安全,所以就趁着周末,一股脑带到了京城。

    回复完貂蝉的评论,她又点开李裕拍的照片看了看,忍不住撇了撇嘴:

    “没拍到铁花最漂亮的瞬间,反而拍到一堆人头,真是典型的直男拍法。”

    嗯,下周带着相机去,让某些人看看,夜景照到底该怎么拍才好。

    正想着,李裕在那条评论下面回了条消息:

    “你回京城了?明天试穿新款汉服,原本还想让你来当模特呢。”

    看到这条消息,周若桐抬起手指,弹了一下包带上挂着的蜡笔小新:

    “想得倒美,我才不给你当模特呢。”

    不过说归说,她还是打开了网购APP,点开汉服选项,认真看了起来。

    凤鸣谷景区,李裕把手机收起来,刚想把手伸进羽绒服口袋里暖和一下,谁知貂蝉率先把手伸了进去:

    “裕哥哥,为什么你的羽绒服口袋比我的更暖和?”

    “可能是我的羽绒服更厚吧。”

    正说着,在景区巡逻的武松走了过来,他看到貂蝉的手放在李裕的羽绒服口袋中,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咋不往前挤挤啊?前面背风,没那么冷。”

    李裕指了指身上的羽绒服:

    “怕溅到衣服上……对了二郎,秦二哥来了,明天一早回去。”

    “那小弟等会儿回去陪他喝点儿。”

    武松没多聊天,继续巡逻去了,偶尔还拿起对讲机,询问着周围的安全情况。

    打铁花虽然漂亮,但危险性太高,所以每次都要绷着一根弦,不能放松。

    看完表演,李裕开车载着貂蝉回到民宿。

    来到楼上,发现已经洗过澡的秦琼,正坐在电脑前,有些笨拙的拖动着鼠标,在玩植物大战僵尸。

    嚯,秦二哥还挺时髦啊。

    楼里很暖和,李裕把羽绒服脱下来,单穿着一件貂蝉在商场里挑选的灰色圆领卫衣,笑着说道:

    “二郎等会儿就来,准备陪你再喝点儿。”

    秦琼有些紧张的把坚果摆在一个僵尸前,这才松了一口气:

    “没问题,愚兄现在就剩吃吃喝喝了,倒也省心。”

    你可不能这么消沉下去,否则到手的国公就跑了啊……为了唤起秦琼的斗志,李裕说道:

    “二哥没给家里写封信?别让嫂子和老夫人惦记,有什么情况就说明白,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记得原著中,秦琼在天堂县住了几个月没音讯,害得老夫人央求樊虎冒着严寒又跑了一趟天堂县。

    而等他失手打死店老板被发配北平府,又消失了好久,甚至跟罗艺一家认亲,也没写信言语一声。

    从这点来说,秦琼在顾家方面不如武松。

    当然,这跟两人的性格有关,秦琼热爱交朋友,跟谁都能说得上话,而武松眼界高,一般人很难让他看上眼。

    “多谢贤弟提醒,愚兄还真是忘了这一茬。”

    说到给家里写信,秦琼也不玩游戏了,决定现在就动手写。

    李裕帮他拿来了笔墨纸砚,还有仿古的竖式信纸,秦琼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挥笔开始写信。

    原本他以为秦琼是个武夫,书法应该很一般。

    但看到信纸上那娟秀工整的小楷,立马觉得小瞧了古代人。

    靠靠靠,这可是上好的视频素材啊……李裕支起三脚架,架上相机,凑在书桌前,开始拍摄。

    秦琼刚刚洗过澡,还换了一套崭新的圆领袍,看起来儒雅又不失威严,这要剪辑一下发网上,绝对会给民宿带来一波新的流量。

    “秦二哥的字好漂亮呀。”

    貂蝉端着洗好的水果来到楼上,看到秦琼在写字,赶紧围过来认真看着。

    她穿越来的时候,三国世界最流行的是蔡邕的飞白体,标准字体是隶书,那时候还没有楷书行书等字体。

    现在看着秦琼写出来的标准小楷,她练字的兴趣一下子就提了上来。

    秦琼笑着说道:

    “愚兄才疏学浅,让贤弟贤妹见笑了……有机会帮你们讨要一些名家的书法作品,那才漂亮呢。”

    隋唐时期的书法名家不少,要是秦琼能弄来真迹,绝对能给民宿增光不少。

    家书写好,秦琼这才想起了李裕刚刚的话: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贤弟这句诗真是万分贴切。”

    李裕没孙发财的脸皮,可不敢玩文抄公那一套:

    “这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