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子受:你们刨我家祖坟了?【求月票】

    第214章 子受:你们刨我家祖坟了?【求月票】 (第2/3页)

   除了朝歌人口资料之外,还有饮食习惯、衣着打扮等等,记录得很详细。

    子受把资料交给刘备翻译,又从怀中掏出了卡片相机,兴奋的说道:

    “太师试了试此物,觉得非常好用,他特意飞到空中拍了朝歌周围的照片,还用大法力隐去了城中所有人的踪迹,请先生过目!”

    我靠,闻仲也太够意思了吧?

    就冲这一点,也要把他的命保下来,让这位商朝老臣有个更好的结局。

    李裕接过相机,翻看着里面的照片,有整个朝歌城的俯拍图,也有普通人家的茅草屋小院,还有城外的农田,庄稼的模样,甚至还有晾晒的衣服,很庞杂很丰富,闻太师费心了啊!

    等会儿可以在电脑上选一下,挑出有代表性的给周若桐。

    不过得跟她说好,可以参考,但不能当成资料公开,这玩意儿可大可小,不能因为帮忙给民宿引来麻烦。

    把相机收起来,李裕给了子受一套新手大礼包,手机平板和太阳能发电板什么的。

    想到闻仲为了商朝呕心沥血,他又给这位太师也拿了一套。

    “带走的黏土送到女娲宫了吗?”

    教完子受现代科技物品的用法,李裕问起了正事儿。

    那些黏土要是没送到或者遗失了,就得再送一趟,免得耽误了娘娘的计划。

    “送到了,黄飞虎还说女娲娘娘显灵了,但娘娘具体说了什么,他却没告诉我,而是跟商丞相闻太师等人去殿外商议了。”

    好家伙,还保密是吧?

    李裕想了想,感觉应该是跟女娲宫上香有关,光一个心理暗示还不保险,还得提前告知商朝这些肱骨之臣多多留意,不能让历史重演。

    毕竟是天道亲自下手嘛,得多几道保险。

    吕布晚上没走,跟张飞关羽练武之后,刚要洗澡住在仓库里,跟刘关张好好聊聊,见子受又来了,大手一挥说道:

    “怼一顿火锅吧,如此雨夜,只有火锅才暖心暖胃,也让子受见识一下后世美食的多样性。”

    你可真是个火锅迷啊。

    不过晚上弄点涮菜确实不错,说干就干,李裕跟吕布准备去了。

    先在仓库里摆上餐桌餐椅,用葱姜干辣椒等食材把火锅底料炒一下,倒进超大号的电火锅中,再准备一盆冷冻的火锅丸子和满满的一大托盘肉片。

    另外粉条、宽粉、红薯片、青菜、豆腐、海带等食材也都准备一些,整张桌摆得满满登登,子受都看傻眼了:

    “居然如此丰盛?”

    吕布说道:

    “等会儿你学学,回去了给闻太师他们也做一次,大家聚在一起吃着火锅聊聊天,能拉近君臣感情。”

    在吕奉先的人生字典里,就没有一顿火锅拉拢不了的关系。

    如果有,那就再怼一顿!

    等火锅沸腾起来,香辣的味道直往鼻孔里钻,子受恨不得舀一碗汤先过过瘾。

    李裕觉得既然娘娘跟封神世界已经建立联系,是时候跟她通通气,说一下封神世界的计划了。

    他嘱咐大家吃好喝好,随即打着雨伞,溜达着去了景区。

    刚到神像五百米的范围内,娘娘问道:

    “这么黑的雨夜还跑过来,有什么要紧事吗?”

    李裕溜达着来到神像前:

    “就是想知道娘娘是准备如何布局封神世界……闻仲再有两年就会出发去北海平叛,天道故意把他支走,一直忙活十来年才回来,该怎么解决?”

    女娲轻轻一笑:

    “这次不会耽搁那么久了。”

    “为什么?”

    “闻仲平叛的北海巨妖,是我安排的……我除了是人族之母,还是妖族之母,命令几个妖怪闹腾一阵还是没问题的。”

    嗬,本以为封神故事您就起了个头,没想到居然是重度参与者!

    从最早的女娲宫上香,再到九尾狐魅惑纣王,以及灵珠子转世,北海巨妖叛乱等等,到处都有娘娘的身影。

    天道没授予您一个助攻小能手的称号吗?

    刚想到这里,母亲牌脑瓜崩就来了:

    “你只要让子受励精图治搞好发展就行,神仙层面的布局,我会慢慢推进的。”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李裕没多停留,撑着伞回去了。

    随后两天,子受偶尔会过来,逐渐了解了现代社会,也跟着刘备学了一些现代文字,一切都稳步进行着。

    这期间,子受还亲自下厨,在封神世界请闻仲、商容、黄飞虎、比干等老臣一起吃了顿火锅,表示大商气数将尽,需要进行一次力挽狂澜的改革,方能让大商的国运得以延续。

    在修仙界,大商气数只剩下三十年根本不是秘密,闻仲吃着火锅,跟大家交了底,顺便介绍了子受抓住变数的际遇。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的一不仅是变数,也是生机和奇迹。

    而现在子受居然抓住了变数,这不仅代表着大商有希望了,甚至连整个截教也都有了希望。

    截取到那缕苦苦寻觅的生机了啊!

    老臣们虽然不解,但吃到美味的食物,顺便又见识到了现代科技物品,觉得可以试试。

    比干虽然固执,但并不迂腐,只是提醒子受莫要忘了祖宗之法。

    就这样,商朝内部敲定了一系列关于改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