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荀谌:要发动人民战争!【求月票】

    第360章 荀谌:要发动人民战争!【求月票】 (第2/3页)

 晚饭时,小冰箱送了过来,穆桂英将碗中的饭匆匆扒拉进嘴里,然后拖着大箱子离开了现实世界。

    刚到那边,正在喝银耳羹的李凤阳就凑了过来:

    “啥东西啊?”

    “电冰箱,咱们以后可以吃雪糕喝饮料啦,你最想喝什么?我在那边多买点带回来。”

    李凤阳歪着脑袋,还真说出了一堆饮料的名字。

    两人将冰箱搬到房间中,拆开包装,插上电,现将里面全部擦拭一遍,然后将一些饮料以及面膜啥的全都摆进去。

    忙完这些,穆桂英又从现实世界搬来两箱冰糕两箱饮料,还有各种适合冷藏着吃的水果。

    两人兴致勃勃的摆弄一通,然后一人拿着一个小脆筒窝在沙发上,聊起了私密话题。

    心理年龄三十多岁的小参谋长李凤阳,给穆桂英科普了一堆男欢女爱的知识,听得穆桂英连小脆筒都忘了吃:

    “咦~~感觉好恶心!”

    说完,这丫头还伸出舌头舔了一下小脆筒上的奶油,越尝试就越觉得不适应。

    李凤阳小大人似的摆了摆手:

    “夫妻间这些事很正常的,你别有什么心理负担,有负担的反而是我,整天跟伱睡一张床,甚至一个被窝,先生不会吃醋吧?”

    谁会吃小屁妮儿的醋啊……穆桂英打量一下这丫头的身材:

    “跟平板似的,我胸不够大应该就是被你传染的。”

    李凤阳:??????????

    信不信我一小脆筒攮死你?

    两人相互挖苦一阵,很快又原谅对方,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现实世界,李裕晚饭后刚要回书房,突然接到了武松的电话:

    “李兄,今晚汉服厂临时排了夜班,我和珍珍在外地,能不能让成都贤弟替我去巡逻一下?”

    “行啊,没问题,等会儿我俩开车过去。”

    汉服厂的生意越来越好,晚上加班成了常态,需要有人去厂区巡逻,免得女工被附近一些求偶心切的小青年骚扰。

    天黑之后,李裕开车拉着宇文成都来到汉服厂,先到办公室跟赵大虎文静聊到九点多。

    等车间下夜班,几人来到门口,果然有几个陌生的小青年守在这里,门岗徐卫东立马警觉起来,送来两根防暴棍。

    宇文成都接到手中,疑惑的问道:

    “这玩意儿咋用啊?”

    他一边说,一边用力给防暴棍打了个结,把大门外几个小青年吓得赶紧跑过来解释,是跟几个好哥们儿接未婚妻下班,不是来闹事的。

    徐卫东接过打成结的防暴棍,打听道:

    “早上废品站的老王说有个年轻人把拖拉机发动机抱了起来,不会是你吧?”

    宇文成都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应该是我……”

    徐卫东将那个打了结的防暴棍特意挂在门卫室外面,震慑意味满满。

    等工人们全都下班走后,李裕开车回去,他觉得宇文成都这积极入世的心态还挺好,如果愿意留在现实世界也未尝不是好事儿:

    “成都,想不想留在这里,回头给你办个户口,这样就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了。”

    宇文成都摇了摇头:

    “相对于现实世界,学生其实还是更想驰骋沙场,不过这里的一切还真挺让人好奇的,学生以后可以去村里转转吗?”

    “可以啊,没问题。”

    现在他既没有长头发,也没穿汉服,看起来就是个体校篮球队的学生,再加上举止得体有修养,并不会引人怀疑。

    早上醒来,李裕在山路上跑了十公里,顺便跟着宇文成都练了一会儿拳脚功夫,这才洗洗脸开始吃早饭。

    李裕剥开一个咸鸭蛋,夹到一个新蒸出来的馒头中,用力一挤,刚准备配着白米粥大吃,好几天没露面的岳飞突然来了。

    小家伙盛了白粥,学着李裕的样子把咸鸭蛋用馒头夹着,边吃边说道:

    “济民寺的粥棚已经开始了,吸引了很多流民和穷苦人,不少商人也捐款捐物,为此善举增砖添瓦。”

    不管什么朝代,只要向善就能得到百姓的拥护……李裕问道:

    “僧人们对此什么态度?”

    “刚开始颇有微词,认为这样难以长久,但见到信徒们捐的物品,又觉得可以维持下去。”

    “智远禅师呢?”

    “正式将方丈之位传给了鲁大师,还让别的寺庙也参与进来,现在有好几个寺庙也开始施粥了,大家商量好错开日期,尽量让穷苦人每天都有吃的。”

    宇文成都已经看完了《水浒传》,他更关心鲁大师新招的那些武僧:

    “济民寺的武僧团队搞得咋样了?”

    “有了上百人,智远禅师还打算邀请各个寺庙出人,组成一千人的僧兵部队,跟着刘皇叔起事。”

    自从听到佛祖的神谕后,智远积极了许多,全面追随刘备。

    单独一个寺庙养一千人的僧兵有些困难,但所有寺庙通力合作,就没什么负担了,更何况守备将军府还能出一部分力。

    “樊兴平跟玄德交心了吗?”

    “上次订婚,皇叔没表露身份,只是委婉的指出朝廷防武将甚于防异族,迟早会酿成大祸,樊兴平深以为然,明显跟皇叔亲近了很多。”

    自打重文抑武开始,宋朝百姓就有了“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认知,武将们憋屈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