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重振军心

    第二十章 重振军心 (第1/3页)

    “共工争于颛顼兮,怒触不周。

    地陷倾于天幕兮,难掩涕零。

    鲧婞之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逐长波之决水兮,生而不惜寸阴。

    凿山石以补其父兮,定九州而传有崇。

    辅商汤以定四方兮,别故乡而辞家亲。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燕山之多艰。

    ……”

    喧嚣的夜,连绵不绝的犬吠狼嚎在无垠的荒野放肆高歌。

    静寂无声的崇城联军大营里传来微弱的歌声,渐渐打破了静谧和喧嚣。

    何人在此高歌?

    战兵大字不识,也听不出唱的是什么,只是本能的觉得,歌词里有一股悲伤且壮丽的感情。

    微小的声音逐渐放大,从一人,到两人,到一校,一营,一军。

    直到崇城联军大营内,传彻了此歌声,一遍又一遍。

    身边能听懂的甲士,含着泪给同袍解释着歌意。

    悲伤而痛恨的情绪从联军渲染开来,感怀着每一个想家,思念亲人的战兵和甲士,正如歌中所言,我们辞别家人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

    看看一路走来的满目疮痍,回去,固然容易。

    可我们走了,过了燕山便是大好的北疆,这些美好,又会怎么样?

    不同人听,有不同的心境。

    此歌赋除了个别词句优雅感人以外,其他词句的水平明显拖了后腿。

    但是民风彪悍的北疆贵族们没有心情去抓歌词的遣词造句。

    别人听到的是守护,是上古时期的英雄故事,是离家的别绪和守护的决意,自己听到的被肆虐屠杀的家乡。

    崇侯虎也听到了,他听到的,是自己先祖的故事。

    上古有崇氏部落曾经的首领,就是鲧。

    鲧生禹,禹立夏,传至今日,几千年过去了,有崇氏传承数千年,崇氏还在,声威正隆。

    看着最初传出歌谣的孟尝校尉营,崇侯虎有些意兴阑珊,老态龙钟的从帐外走了营帐,这一刻的他,仿佛苍老了二十岁,变成了一个甲子老人。

    终究是自己没本事,做不出老祖宗那样的丰功伟业啊。

    “长太息以掩涕,哀北疆之多艰。”

    “皮猴儿欠抽,让你自主行动,你用三皇五帝都行,偏偏要用这些,年纪大了,就是听不得这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

    这一夜,有人伴着歌声睡的安稳,也有人看着银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